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研究了锌铝镁镀层钢板合金的化学转化膜形貌和元素组成。以热镀锌钢板和冷轧钢板作为比较对象,通过电化学工作站、中性盐雾试验箱对3种合金的腐蚀行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锌铝镁镀层钢板化学转化膜结晶整体呈现为长条针状,结晶排布致密,平均晶粒尺寸约为4μm,膜重达到了3.1 g/m2。锌铝镁镀层钢板的化学转化膜中Al、Mg元素含量高于热镀锌钢板和冷轧钢板。相比而言,锌铝镁镀层钢板化学转化膜的自腐蚀电位最高,为-0.889 V,腐蚀电流和腐蚀速率均最低,分别为26.94μA和2.338×10-3μA/cm2。在经中性盐雾腐蚀200 h后,锌铝镁镀层钢板基材腐蚀程度最小,说明锌铝镁镀层钢板的耐蚀性能优于热镀锌钢板和冷轧钢板。  相似文献   
2.
通过扫描电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循环交变盐雾试验机等设备就后处理技术在钢铝混材表面处理上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车身上的冷轧板、镀锌板经过新型前处理工艺处理后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磷化膜;铝板经过新型前处理工艺处理后,其表面形成钝化膜;随着铝材在钢铝混合材料中占比的提升,磷化渣产生量逐渐降低;当处理材料仅为铁材时,磷化渣量为2.5 g/m2,当所处理的材料全部为铝材时,磷化渣量低于0.5 g/m2;新型前处理工艺处理钢铝混材时,磷化液中离子浓度均保持稳定水平;3种板材的漆膜附着力测试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冷轧板经过1 000 h盐雾检测后,单边扩蚀小于2 mm,漆膜未发生起泡和剥离;铝板和镀锌板经过1 008 h循环交变测试后,单边扩蚀宽度小于2 mm,漆膜未发生起泡和剥离。  相似文献   
3.
通过扫描电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电化学工作站和电泳漆膜检测仪等设备对高铝车身前处理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铝车身前处理工艺对铝材占比为50%的钢铝混材车身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经过该工艺处理后的铝合金板磷化膜质量为2.515 g/m^2,镀锌板的磷化膜质量3.572 g/m^2,且板材电泳漆膜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均合格;通过添加含氟药剂将磷化槽液中的游离氟控制在150~250 mg/L范围内,能够将磷化槽液中游离态的Al^3+完全排除到槽液体系外;经过该工艺处理后的铝合金板和镀锌板电化学腐蚀速率分别降低了5.744μA/cm^2和7.355μA/cm^2,自腐蚀电位向正向移动,电荷转移电阻增大,耐腐蚀性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