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拟从基督教文化视角审视莎士比亚的千古名剧《哈姆雷特》,摈弃以往专注研究该剧的“复仇”主题,“性格悲剧”或“生与死问题悲剧”一面,从基督教文化角度分析该剧中侧重人性善与恶的决斗主题,旨在更加全面地看待古典悲剧作品,以便挖掘其深度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劳伦斯一生创作的诗歌颇多,在诗集《最后的诗歌》中他对“死亡”意象的专注尤其引起后人的重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最后的诗歌》中颇具代表性的“死亡”主题的诗作《灵船》做一些具体分析,主要从语言层面、意象层面和意蕴层面全面而系统地解读劳伦斯诗歌《灵船》中“死亡”意象与宗教和社会现实等的内在关系,以期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劳伦斯诗歌创作的整体思想和意图.  相似文献   
3.
形成性评估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中,改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单一评估模式,尝试并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估模式至关重要.本文试图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引入形成性评估机制,在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与研究.其目的是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形成完善的形成性评估体系建构,从而提高英语专业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出版发行的古典名著之一.夏洛特.勃朗特用独特的女性视角创作的具有哥特特点的小说带给读者的不仅是恐怖阴森的感受和体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小说为传统女性的生存和发展划出了一片新天地.本文从女性哥特主义视角解析《简.爱》,正是为了加深对小说这一文学主题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隐喻是一种修辞方式,是人们进行抽象思维时的认知工具。文章尝试借助隐喻认知理论对戴·赫·劳伦斯诗歌的视角空间和心理空间进行实证分析和对劳伦斯诗歌的美学功能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带来对劳伦斯诗歌理解的新发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