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提升公交系统运输效能与服务质量,并针对以往仅从网络流量或土地利用单 一角度求解枢纽最优布局问题的局限性,从解析枢纽“服务分区”特性入手,建立“枢纽服 务分区、线路干支分离”的城市常规公交枢纽布局优化模型;进而基于网络解构思想简化 模型复杂度、探索最优求解算法并加以实现;最后结合苏州工业园区实际案例验证模型 与算法普适性,并对模型的关键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引入“服务子区”概 念可以从系统最优角度实现交通需求与土地利用互动的数学表述,因而可更科学客观地 反映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服务的实际特性与公交枢纽规划实践.  相似文献   
2.
快速公交系统中途站点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公交(BRT)站点是整个系统的瓶颈,决定了BRT的运营能力.因此,BRT站点设计是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国城市交通的实际特征,以实现出行者、营运单位、城市交通系统三赢为目标,分析了BRT站点的车辆停靠功能和乘客服务功能,对BRT站点的长度和宽度进行了量化计算,总结了BRT站点换乘衔接设计要素以及行人过街设施设计要求,从而达到为乘客提供高品质客运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潘述亮  俞洁  卢小林  邹难 《城市交通》2014,(2):62-68,58
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共交通服务方式,灵活型公交服务系统能够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服务品质,并将成为一体化城市综合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灵活型公交服务的产生及40多年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总结该系统的分类、运营模式以及主要研究进展,并深入剖析国外已有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应用于中国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和运营实践的局限性。研究表明,灵活型公交服务系统的关键理论研究聚焦于边界条件决策、关键运营参数设置以及线路优化与协调三个方面。而如何结合中国城市居民出行特性及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营实践,将国外已有研究成果创新性地应用于中国现实环境,是未来研究中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TOD模式的成长型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城市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和谐互动,将TOD理念引入成长型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中,分析了成长型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需求,提出了交通与土地协调发展的枢纽导向型规划思路,探讨了适合成长型城市发展的换乘枢纽分类、公交服务分区与公交线路分级的规划模式,设计了以枢纽布局规划为核心的主动引导型规划流程,阐述了成长型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主体内容,包括现状调查、需求预测、方案设计、方案评价及方案实施保障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TOD模式的公共交通规划方法将会成为支持成长型城市用地布局和用地发展方向,体现成长型城市特色的理想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5.
6.
导航信息作为驾驶人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其播报方式差异性会对驾驶人的信息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 因此, 有必要研究不同播报方式对驾驶行为的影响表现。 针对高速公路大流量路段车路协同场景下, 不同导航播报方式对驾驶行为的有效性评估, 缺乏量化依据的问题, 文章基于驾驶模拟器, 搭建了 4 类车路协同典型场景, 并选取 38 名驾驶人进行驾驶模拟实验, 获取驾驶行为数据并采用灰色近优综合评价法, 从驾驶效率和安全 2 个层面选取 4 个指标, 评估了近距离、 远距离两种播报时机和哔声、 语音两种播报形式 4 种组合方案的有效性。 研究结果表明, 高速公路大流量路段车路协同场景下驾驶人偏向远距离语音播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