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山岭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分类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博渊  史宝童  黄嫚 《隧道建设》2015,35(12):1258-1263
准确预测隧道涌水量能有效减少隧道病害,保护生态环境,科学指导隧道的设计与施工,而如何正确选择和应用预测方法,是准确预测的前提条件。通过广泛调研,在总结分析各类涌水量预测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基础上,以六盘山隧道某断面为例,深入探讨了围岩渗透系数、洞室尺寸、地下水位净高变化、注浆圈厚度、注浆水平和衬砌抗渗等级等因素对隧道涌水量的影响,重点指出各类解析方法的局限性和适用条件,突出了注浆水平在实际工程中的作用,并建议山岭公路隧道衬砌抗渗等级不宜小于S8。  相似文献   
2.
风积沙隧道施工步距荷载释放与沉降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在水平旋喷桩加固体的作用下,隧道施工步距对抑制围岩变形、控制地表沉降的影响,对风积沙隧道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通过计算分析隧道开挖的荷载释放来确定各施工步骤对围岩变形控制的影响,据此进行了不同上中台阶间距和二衬施做长度的比较分析,为工程实践提供有效依据,优化施工步距.计算模拟结果表明,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超前支护和上台阶的开挖对控制沉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上台阶超前5m、二衬紧跟初支每环模筑长度为5m的施工方案,能相对较好地控制围岩变形及塑性区的发展,增强围岩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风积沙地层结构松散、级配不良、黏聚力低,几乎无自稳能力,地层压力主要表现为松散围岩压力,这些独特的特点给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带来了极大地困难.针对风积沙地层的物理特性,通过对国内外各种常用围岩压力计算理论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的分析,结合现场围岩压力监测结果,总结了超浅埋、浅埋、深埋风积沙隧道的分界标准及相应的围岩压力计算公式,并就隧道在沙层荷载作用下拱部脱离区的范围及衬砌结构轴力、弯矩、偏心距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4.
水平旋喷桩超前预支护在风积沙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俊文  仇玉良  史宝童  黄瑞 《公路》2011,(9):246-250
榆神高速神木一号隧道风积沙地层颗粒单一,级配不良,结构松散,施工难度极大,通过对不同超前支护方式加固效果的分析,简要阐述了水平旋喷桩在不良地质地层加固中的优势和特点,并详细介绍了其主要施工工艺和关键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结合榆佳高速公路佳县隧道的工程特点及施工环境的复杂性,从一次齐发装药量、装药结构、掏槽形式及减振孔布置方案等角度,阐述了减震控制爆破的技术要点.根据分析,通过设置合理地延时爆破雷管段数及时间间隔,可有效减小洞室爆破对围岩及地表建筑物的震动强度,研究内容对相似工程爆破方案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风积沙地层大跨公路隧道施工过程力学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的手段,对风积沙地层大跨公路隧道超前支护效果、工法参数优化、围岩压力释放和沉降发展规律进行分析。通过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了风积沙地层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压力的变化形态、二次衬砌施作时机和最终形变荷载大小以及沉降发展等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旋喷桩超前支护将掌子面潜在失稳区域控制在旋喷壳下部掌子面前方D/2范围(D为单洞开挖跨度14m);三台阶法施工台阶长度宜取(1/3~1/2)D;二次衬砌落后下台阶掌子面的距离宜取D/2;二次衬砌分担荷载较大,分担比例约为50%。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河北省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类型及特点,指出崩塌和滑坡是我省公路沿线的主要灾害,分析了以削、挡、护为主的防治方式的优缺点,提出在治理地质灾害时,应注意排除地表水,并应根据地形等条件综合应用各种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涌排水问题一直是隧道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难点。本文在对地表水水文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理论计算、现场实测、实验数据分析等手段开展高风险生态敏感区隧道涌排水控制及施工技术的研究。对比分析不同涌水量计算方法优缺点与适用范围,提出基于量化修正渗透系数理论计算隧道运营期涌水量方法并提出特长隧道允许排水量计算方法和控排标准,为更加合理有效的进行隧道涌水量预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1引言本文借鉴地铁隧道、海底隧道的防排水技术经验,在明确公路隧道修建和地下水资源环境相互影响关系的前提下,分析评价公路隧道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程度。制订了一套隧道修建对水资源环境影响的分级以及评价体系,提出地下水环境平衡的设计理念。并针对隧道修建对环境影响的不同级别,提出隧道涌水量分区预测和对公路隧道堵水限排类型的选择,研究不同地区水压对于隧道衬砌结构的影响,进而提出隧址区地下水环境保护与限排防水整体解决方案,以指导隧道建设,达到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