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3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基于渗透注浆的基本理论,建立以灌浆孔为中心的轴对称模型,模拟不同扩散类型、不同注浆压力的路基土体注浆技术。通过分析注浆中的压力水头分布,比较不同扩散类型的渗流路径,得出不同压力下的注浆量和影响范围,以指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3.
斜坡路基沥青路面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坡地段公路的主要破坏形式是斜坡路基的稳定和沥青路面的纵向开裂。斜坡路基沥青路面的力学行为因其特殊的结构形式有其显著特点。现场调查表明轮载动力作用直接影响斜坡路基稳定及上承路面结构的响应。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斜坡路基路面动力计算模型,分析了车辆荷载作用下斜坡路基动应力、路表弯沉以及基层层底拉应力的变化规律,重点研究了车辆轴载、行车速度、面层刚度、面层厚度、基层刚度、基层厚度、路基模量等外加荷载状态、路面层状组合与材料力学性能方面的参数对斜坡路基沥青路面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认为斜坡路基填筑质量、基层厚度和动力作用对路面响应具有重要影响,设计、施工和管理中必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防止路面的早期破坏并保证路面的长期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4.
5.
6.
通过对斜坡地基上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均匀沉降的分析,发现路表最大沉降可以表征其不均匀程度,运用灰关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地面坡度、路堤高度、路堤模量和地基模量对路面最大沉降的影响关系,得出了路面不均匀沉降对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8.
针对绵广高速公路路基病害压力注浆处治工程,采用现场调查测试、离心模型试验以及数值仿真对压力注浆处治路基病害的工艺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揭示斜坡路基断面几何异型是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并进而导致路面出现纵向开裂。离心模型试验表明:注浆方式宜采用2次注浆法,第1次注浆压力为0.2 MPa,第2次注浆压力控制在0.4~0.5 MPa;注浆孔的合理间距推荐为2.0 m;工程实际中应兼顾经济性,选择合理的浆液配合比和养护时间。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压力注浆包括应力累积、裂纹延伸和裂缝扩张3个阶段,土体劈裂所需要的压力随均质度及土体强度的提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10.
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已建成的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现状,简要介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变形和破坏的阶段划分、变形、破坏的原因分析及养护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