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三八节有感》表达了丁玲在性别平等议题上的深深困惑:何以阶级解放了,社会上仍然存在着大量的性别压迫现象?终其一生,她都未能获得真正的解答。除却时代的因素,传统马克思主义对于女性解放问题的阐释,也长久地困囿了丁玲及同时代作家的视野。艾莉森.贾格尔(Alison M. Jaggar)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个超越的新视角:用异化取代阶级、压迫等概念分析和理解女性解放命题。本文运用贾格尔提出的情感具有认知价值的观点,对丁玲的创作进行再解读,进而阐述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对性别平等的再认识,及其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相同证据原则”作为因果律的一种表达形式,是我们认知活动中的一条基本原则.“怀疑论问题”与“葛梯尔问题”都是运用它对知识的可能性进行质疑.“相同证据原则”其普遍有效性可以通过先验论证加以证明;其非普遍有效性则可以通过实践的唯物主义加以证明.运用马克思主义知识观,我们不难找到“怀疑论问题”、“葛梯尔问题”的解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