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多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国外多为柔性基层结构,提出复合式基层结构。通过引进国外长寿命路面设计理念,提出新型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设计指标;运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了正交表L_(32)(4~9),通过极差分析得出影响力学设计指标的最不利因素,提出路面结构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2.
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指导优化室内疲劳试验,通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的级配、沥青品种、油石比、应变水平、间歇时间和试验温度对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程度;并结合实际对各个因素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可为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唐健娟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12):179-182,192
该文阐述了,针对道路实际运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路面路用性能的要求,对排水性沥青路面设计所进行的研究。采用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13.2mm的试样,通过室内试验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降噪、抗滑及排水性能分别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性能均远远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接着,重点分析了空隙率对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理论计算验证了排水性沥青路面在道路中应用的可行性。最后兼顾路面耐久性能的要求,综合探讨了排水性沥青路面设计中的各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全厚式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沥青混合料疲劳极限理论在全厚式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中的应用.该文通过对传统的力学经验设计法和全厚式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法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当基层层底拉应变小于疲劳极限时,不会出现疲劳破坏。为确保路面结构的整体完整性,提出将基层层底拉应变和路基顶部压应变作为全厚式长寿命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路面结构力学响应进行分析,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比选出较为合理的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6.
采用沥青加铺层结构是修补旧水泥路面的有效方法,但由于旧水泥路面裂缝的存在,沥青加铺层易产生反射裂缝。文章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在交通荷载作用下,通过分别改变加铺层模量、夹层模量、加铺层厚度、夹层厚度以及基础模量,得出加铺层应力响应的变化规律。其结论对实际工程中选取合理的修补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影响因素灰关联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影响因素的灰关联熵分析,在所知数据不多的条件下,计算出疲劳寿命与马歇尔力学特征值的灰熵关联度,找出了影响沥青混合料疲旁性能各项因素的关联顺序,并对各项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研究,分析各种马歇尔力学特征值对沥青混合料疲旁性能的影响。这种方法克服了一般数理统计分析中的不足,为沥青混合料的设计、评价、控制和疲劳性能的改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复合式基层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指标和设计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应用国外长寿命路面设计理念,提出复合式基层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设计指标;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参数的研究成果,进行参数修正,提出了适合复合式基层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的设计标准。该研究成果对中国长寿命路面结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