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1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目的:鹧鸪山斜坡变形体是一个潜在的大型滑动斜坡变形体,处于蠕动变形阶段,如果遭到外界降雨或扰动作用极可能形成一个巨大的滑坡,造成317国道断道.本文针对该斜坡变形体研究和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提出可采取的整治措施并予以实施,保证该斜坡变形体的整体稳定,确保317国道的畅通.研究结论:通过对鹧鸪山斜坡变形体形成原因和处于蠕动变形阶段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在斜坡变形体下部采用抗滑桩、陡坡面采用锚索框架梁、中部采用深层抗滑键进行联合整治的措施,实施后有效地保证了该斜坡变形体的整体稳定,并经受住了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和强降雨的考验.  相似文献   
2.
渝利铁路桥梁改隧道工程,隧道修筑在高填方上,隧道对工后沉降以及隧道结构变形成为控制工程的重要因素。采用SAP2000软件对隧道基础桩板结构内力、位移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红黏土土体非饱和特性,分别针对典型的原状和重塑红黏土,结合Geo-experts自平衡型压力板仪和ZJ型应变控制式直剪仪开展了不同干密度下土样的非饱和土水特征试验和直剪试验,探讨了红黏土的一些典型非饱和物理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矿物赋存状态的改变和微结构的变化是导致红黏土重塑前后物理力学性质发生显著改变的重要因素;原状非饱和红黏土土水曲线呈现典型的三阶段型变化特征,具有较为明显的进气值和残余含水量,而重塑的非饱和红黏土则呈现半抛物线型变化特征;对于原状红黏土来说,非饱和土体黏聚力最大值出现在低含水率状态,对应的含水率比土水曲线的残余含水率高5%~10%.因此,在开展非饱和红黏土抗剪强度试验时,在相应含水率区间处适当增加试验组数可优化试验成果,对于重塑红黏土来说,可根据塑限含水率判断重塑红黏土内摩擦角开始显著减小的区间.   相似文献   
4.
李楚根  徐骏 《路基工程》2011,(3):243-246
国道317线K9滑坡为大型牵引式滑坡,经2003年、2004年多次整治后,2005年又发生变形,再次进行勘察设计和综合整治。通过滑坡成因的分析,设计中充分利用既有抗滑桩工程,并采用滑坡上部埋式抗滑桩、中部锚索框架梁或锚索板、前缘抗滑桩及深层排水等综合工程治理,有效地保证了滑坡的稳定,并经受了"5.12"汶川大地震的考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