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主跨超过200 m的大跨径箱形混凝土梁桥的长期挠度问题,近年来不断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的关注。桥梁设计人员通过有限元程序计算分析得到的长期下挠量和发展趋势都同实际观测到的结果有较大出入。分析了目前计算中被忽略的因素,箱梁截面不均匀收缩对悬臂施工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箱梁截面的非均匀收缩对大跨径混凝土结构的长期下挠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建议在设计计算中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2.
引言 中国土木工程界正在大踏步的迈向国际市场,在此过程中,中国的设计、施工企业将要面对一系列问题,而技术层面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国外标准规范的学习和应用.本文重点介绍了BS5400规范汽车荷载,并简要比较了BS5400规范汽车荷载与中国《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汽车荷载的异同,以便桥梁工程师进行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土木工程界正在大踏步的迈向国际市场.在此过程中.中国的设计、施工企业将要面对一系列问题,而技术层面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国外标准规范的学习和应用。本文重点介绍了BS5400规范汽车荷载,并简要比较了BS5400规范汽车荷载与中国《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汽车荷载的异同.参考应用。(JTG D60—2004)以便桥梁工程师进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风速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建立风速预测模型,实现大风灾害的预警,对提升高铁运营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某高铁客运专线防灾系统的历史风速数据,建立了一种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大风预测模型,使用TensorFlow平台进行模型参数训练,并结合实际监测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未来20 min的大风效果较好,预测20~30 m/s大风时的平均误差为13.4%。该研究可为高铁大风预警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客观反映材料退化、结构损伤、运营环境变化及结构工作状态改变等因素对桥梁承载能力的影响,分析了桥梁加固计算的特点,给出了基于损伤退化模型的钢筋混凝土梁式桥正截面及斜截面承载能力计算公式,提出了结构加固计算的一般步骤,并以工程实例给出了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最大程度模拟真实实验过程,船模性能虚拟实验软件系统引入了系统噪声和观测噪声等控制学参数,结合PID控制理论,可真实地还原实验的全过程。系统适用于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全日制、远程教育及普通高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自选教学项目。该软件系统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介绍软件系统、系统构成及核心算法。  相似文献   
7.
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等领域的逐步落地并产业化,行业的技能型人才需求凸显,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亟待加强,实训体系建设迫在眉睫。然而,由于智慧交通专业融合广泛、技术门槛较高、产教脱节、高职人才定位模糊等问题,导致实训体系建设无章可循,严重影响专业建设。本文对产业现状进行介绍,从岗位入手,梳理高职人才培养的技术、技能需求;基于教学体系,建立硬件、整车在环测试的分层次实训体系;基于科研体系,建立实、虚结合的测试场地与沙盘系统;基于产业出口,提出基于物联网与图像识别技术的驾驶人安全监控体系。从教学、科研、服务等三方面,提出专业的实训体系建设方案,为高职智慧交通相关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