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1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城铁预制浮置板精调测量技术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会乾 《路基工程》2014,(5):186-189
预制浮置板采用“工厂化预制、现场机械化装配”的施工工艺,测量系统是保证预制板安装精度的关键所在.采用传统基标测量系统对精调预制板已经不满足城铁浮置板地段轨道高平顺性、道床振性的要求.引入高铁CPIII控制测量技术,建立轨道精确测量控制网,可使精度和工效都大为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其精度可以从±3 mm提高到±2 mm,工效从18 m/ (天·作业面)提高到50 m/(天·作业面).  相似文献   
2.
九江长江大桥提速后线路问题较为严重,而且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为研究其爬行规律,通过对桥上长轨伸缩调节器一年的爬行观测数据的分析与研究,从总体上得出了大桥线路爬行的相关规律,主要表现在同一线两钢轨不同步爬行,上行线爬行量大于下行线,总的爬行方向与基本与行车方向一致等,同时还对引起爬行的相关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过渡段不同弯折角对车体振动影响,以日常保养、舒适度、安全管理、限速管理等指标限制过渡段的沉降差。通过建立新型车辆单元模型,推导车辆系统振动有限元方程,采用Newmark数值积分方法并借助Matlab编程求解,得出三种速度工况下四大管理指标对应的过渡段弯折角限值。  相似文献   
4.
沪宁城际铁路桥涵过渡段工程沉降观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过渡段是刚性桥台或其它构筑物与柔性路堤的结合部位,在结构上是塑性变形和刚度的突变体,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减少两者之间的塑性变形差,控制工后沉降,实现平稳过渡.本文结合沪宁城际铁路站前Ⅳ标相关过渡段工程,对施工过程及工后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沉降规律.研究结论:采用级配碎石处理过渡段工程,沉降总量不大但沉降呈现一定规律.过渡段最大沉降发生在距结构物10~15 m处,沉降大小与填土高度成正比,沉降速率与填筑时间正相关.工后随着"堆载预压",总体沉降量将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