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分析当前公路景观建设中的一些浪费现象,进而从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提出节约型公路景观的概念既节约型公路的基本条件,公路景观建设应回归自然,崇尚节约;节约型公路景观设计应遵循某些具体原则。目前,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出现了一些经过精心设计和施工的景观公路和生态公路,然而,公路景观的设计和建设也出现了一些浪费现象:如公路中央分隔带种植大量需要经常修剪的植物,造成了日后养护管理费时费力;公路互通式立交区千篇一律的追求大色块、大曲线的视觉效果;公路绿化中不顾当地自然条件而种植一些不适应公路环境的珍贵植物;城市之无选择及配置方式被照搬到公路环境中等等。  相似文献   
2.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板下封堵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生城  王友 《东北公路》2003,26(2):43-44
本文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产生的原因和封堵的必要性出发,介绍了板底脱空空隙的测定方法,并从板下封堵压浆材料、机械的选择入手,论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封堵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3.
4.
为验证扭曲舵的抗空化效果,在前期完成扭曲舵设计及实船换装工作的基础上,首次在国内开展了扭曲舵和普通舵的空化实船观测对比试验,对两种舵在设计航速和最大航速下固定舵角工况和直航自动舵工况的空泡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航速工况下,扭曲舵的舵面空化起始舵角可提高10°左右,可以消除舰船常用航行状态下舵面的空化问题;在高航速大舵角工况时,扭曲舵的空化面积远小于常规舵;在扭曲舵优化的基础上,防腐蚀电极新型安装结构和舵下端导流罩可以有效解决防腐蚀电极和舵下端面的空化问题.通过扭曲舵空泡观测实船试验,证明了扭曲舵具有良好的抗空化性能,为抑制水面舰船舵空化剥蚀、降低船尾振动噪声提供了有效途径,具有优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王友 《交通与运输》2008,24(2):72-72
给车投保看似简单,其实大有学问,车险保费就颇有讲究。目前,影响车险保费的主要有四大因素:  相似文献   
6.
王友 《驾驶人心理》2006,(11):27-27
“我的男朋友喝了酒就把持不住自己,开车出几次车祸差点把命搭进去,能小能把他的驾驶证吊销了?”2006年8月的一天下午,一名女子带着驾驶证来到郑州市交巡警一大队车管办违法处理大厅,哭着央求工作人员把她男友的驾驶证吊销了,“免得天天为他捏把汗”。现在出门有天气指数,穿衣有感冒指数,连洗车也有了指数。于是北京邮政汽车运输局为职业司机们设计了一套行车安全指数。每天早晨,司机出车前先要进行心理测试,测试合格方能出车。这套系统从2006年10月30日起在邮政系统全面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7.
王友 《交通与运输》2008,24(4):70-70
首先,要学会估计车速和距离之比,简单地说就是车速快,车距也要长。其次,要提前预计路况,特别心以下5种车辆切莫跟得太近。  相似文献   
8.
依托某跨越断裂带密集区域的长大干线铁路,提出1种通用性的铁路地震预警系统台站布设方案及评价方法。首先,采用平均分布法建立台站分布模型,根据不同时期的保护对象并参考盲区半径指标,确定系统的初期和中期预警台站布设和预警方案;然后,估算理论上单台的预警监测能力,并根据历史地震数据验证不同预警方案下的系统预警监测能力;最后,评价不同预警方案的时效性,根据历史地震得到烈度-预警可用时间累积分布,确认区域预警效果。结果表明:该铁路平均台间距不应小于20 km;初期预警方案可监测到76.50%的历史地震,理论和历史地震的预警可用时间平均值分别为23.18和12.19 s;中期3台、4台预警方案分别可监测到80.80%和78.54%的历史地震,3台方案理论和历史地震的预警可用时间平均值分别为15.31和8.62 s,4台方案分别为13.79和8.47s;初期和中期方案的区域预警效果均满足工程运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空气动力学和车辆动力学2种分析方法,建立考虑横风作用的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模型,分析不同风速及车速条件下列车所受的气动载荷特性变化规律;建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对高速列车在不同风速横风和轨道不平顺组合作用下头车、尾车和中间车的蛇行失稳临界速度、蛇行振动极限环幅值、蛇行振动频率、蛇行失稳特征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速列车通过横风区段时产生的气动载荷对其蛇行失稳临界速度有明显影响,头车的蛇行临界速度较无风时明显下降,尾车及中间车的降幅次之;无风与风载工况下车辆的蛇行失稳形式存在本质区别,无风工况下车辆易发生二次蛇行,风载作用下车辆易发生一次蛇行;风载作用下,车辆发生蛇行失稳的最不利工况为较大的等效气动横向力和较大的气动升力共同作用的组合工况;风载和轨道不平顺的持续时间对车辆蛇行运动极限环振动幅值会产生影响,因此在评估高速列车在大风工况下的运行安全性时,有必要考虑实际的风载和轨道不平顺激励的大小和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