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为了提高交通事故现场的安全性,预防二次交通事故,综合考虑事故现场路段的交通和管理要素特征,建立交通事故现场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为人为因素、车辆因素、道路与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决策层共15个指标.将熵值法和属性识别模型相结合,建立基于熵权的事故现场安全属性识别模型,应用熵权理论,计算评估指标的权重和属性测度.为了验证模型的适用性,把采集到的四组典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现场的基本特征数据输入模型,对事故现场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进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的安全性评价,也可以进行各方案之间的比较.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集城市道路特征断面的交通噪声,形成时间序列,采用自相关函数法计算延迟时间,当相关系数衰减为0.4时,计算得到相空间重构的延迟时间为12。利用两组噪声样本的训练集计算关联维数,当嵌入维数为6时,关联维数保持不变,确定系统的嵌入维数为3,从而判定两组交通噪声样本存在混沌特征。根据重构的相空间、状态点及临近点计算拟合参数,分别对两组噪声样本进行混沌预测,并与检验集比对,结果表明:混沌模型可以用于短时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预测,两组噪声样本的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8.56%和9.33%。  相似文献   
3.
为了定量分析事故路段行车风险因素,保障事故现场的安全性,集成DEMATEL-ISM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首先基于人-车-路(环境)及管理的系统理论,建立事故路段行车风险影响因素集,即驾驶员因素、车辆因素、道路与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具体分为年龄、驾龄和性别等20个因素,然后以Delphi法确定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集成DEMATEL-ISM法,建立事故路段行车风险影响因素辨识模型。通过计算可达矩阵,获得影响因素的5层递阶结构模型,即第一层级为驾驶员驾龄、疲劳程度和反应判断能力等6个因素,第二层级为驾驶里程及车辆类型等8个因素,第三层级为驾驶员年龄等3个因素。研究结果为事故路段的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