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6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几个典型问题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京珠高速公路湖北省大悟北段路基施工中出现的几个典型问题和采取的处理办法。这些办法在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费用,控制工程工期等方面取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南锚碇工程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的经验,对相关的招标和项目管理工作进行总结.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该模式在工程建设中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桥头跳车的原因.介绍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深入探讨了预抛高法处理桥头跳车措施的原理.提出其抛高量的估算是该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针对西藏某公路的加宽改造,提出了5种新旧路基加宽拼接方案.按这5种方案,共修筑了3段试验路.对试验路的设计原则、施工要求和工艺进行了讨论.通过试验数据,对各种拼接方案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用5层双向土工格栅自路基顶面向下,以层间距30 cm的加筋方式加强新旧路基间的结合是较好的路基加宽拼接方案.  相似文献   
5.
土工格栅加筋路堤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修筑了4段连为一体的试验路堤,其中3段含土工格栅加筋层,格栅层间距各不相同.用土压力盒测量了每段路堤底部的竖向土压力.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有限元模型,模型得到了试验数据的验证.用该模型对土工格栅加筋路堤进行了计算分析,探讨了加筋层间距以及路堤土的内摩擦角、粘聚力和弹性模量对加筋路堤沉降和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加筋路堤的表面沉降随格栅层间距的减小而减小,其根本原因是加筋路堤内部的竖向应力随格栅层间距的减小而降低,而水平应力却随之增加;(2)加筋路堤的整体性和竖向变形的均匀性随格栅层间距的减小而提高,这有利于改善路面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条件,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土工格栅加筋路堤在公路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加筋机理还不很清楚,具体设计方案还借助于经验,设计者必须充分了解其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各影响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为此,采用 Morgenstern-Price法对土工格栅加筋边坡稳定性与坡高、坡率、土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加筋层间距、坡顶荷载和地震力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了这些影响因素各自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分析比较了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敏感程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改变粗粒土料的级配、密实度和含水率等,对单向土工格栅进行了一系列的拉拔试验,以研究土工格栅在粗粒土中的拉拔破坏标准。结果表明,单向土工格栅在粗粒土中拉拔时,拉拔曲线通常表现出应变硬化的特征,拉拔力随拉拔位移增大而增大,没有峰值或稳定值,因此宜以容许拉拔位移作为拉拔破坏控制标准。经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和与理论值的比较,建议以土工格栅末端拉拔位移等于20 mm作为拉拔破坏标准。  相似文献   
8.
利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对在软土地基上利用土工合成材料加宽的路基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软基厚度、路堤高度和路堤加宽值等对加筋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对应给定的路基高度、路基加宽值,当软土层厚度不大于某一临界值时,可以铺设具有合适抗拉刚度和抗拉强度的筋材,来达到控制新旧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9.
土力学是道路、桥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地基及基础工程的理论和设计问题,研究对象是土。  相似文献   
10.
利用室内试验测定了土工格栅加筋碎石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土工格栅加筋粉砂土的回弹 模量,分析了加筋层数和压实度对加筋土的抗压特性和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 格栅层距较小时,土工格栅加筋碎石土具有良好的抗变形韧性,且土的压实度越高,其无侧限抗 压强度越大;与未加筋的纯土相比,土工格栅加筋粉砂土的变形刚度有显著提高,且格栅层数越 多,提高的量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