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院1985~1993年间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171例,所有病例均经B型超声(B-us)、内窥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形(PTC)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影像学检查,并经手术证实。通过分析比较,详细地讨论了各种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及特点。指出:入院前即完成肝功、B-us检查。对肝内胆管扩张者,采用PTC检查,对不扩张者采用ERCP检查,若ERCP失败,也可改用PTC方法,对于低张十二指肠造影不做为常规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四氯化碳灌胃方法制成豚鼠肝硬变模型。通过观察豚鼠胆囊结石形成.扫描电镜观察胆石细微结构,并结合豚鼠肝脏及胆囊超微结构变化及胆囊胆汁结合胆汁酸簿层色谱扫描定量测定,以探讨肝硬变状态下胆石发生机理。结果显示各组动物胆石发生率:对照组5%,慢性肝损害组37.5%,肝硬变组83.3%。胆囊胆汁中结合胆汁酸:慢性肝损害组及肝硬变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肝硬变组下降最为明显。结果表明:肝硬变状态下结合胆汁酸含量下降,胆石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