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6篇
综合类   14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故障现象:一辆NJ1061型柴油载货车,更换前桥总成后试车时,车速达40公里/小时车头即左右摇摆,转向盘很难控制。 故障检查:检查轮胎未见异常,测量前束也符合要求。后来在检查主销时发现其垫块装反,使主销后倾变成了负值。 故障排除:将垫块按正确位置  相似文献   
2.
3.
总结了我国铁路1996年的成就,分析了我国铁路面临的困难和竞争的形势,提出了铁道部1997年的主要任务与重点工作,并将在铁路改革,营销机制,集约经营等方面加快步伐,推进铁路的两个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要论述了道路翻浆产生的机理、过程、对佳木斯、依兰、大庆等试验路段的观测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对道路翻浆各种防治措施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6.
对实施第五次铁路提速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书君 《中国铁路》2004,(10):20-21
针对我国铁路第五次提速,阐述提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增加铁路在运输市场中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指出提速是世界铁路发展的潮流,我国铁路必须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提速之路.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从加快铁路发展需要出发,针对我国铁路科技发展现状,部党组提出铁路“九五”和2010年科技发展的奋斗目标是:逐步实现大宗货物运输重载化,旅客运输快速化,安全技术装备现代化,牵引动力电气、内燃化,车辆大型、专用化,运营管理现代化和主要运输过程控制自动、半自动化,轨  相似文献   
8.
通过模型计算、现场调查等方法分析大型活动中心区域停车需求、路网疏散能力、停车供给能力;根据不同的停车供需结果对大型活动中心区域的停车交通组织进行优化和设计,制定最科学有效的停车交通组织方案,并以西安市曲江国际会议中心作为研究对象,对大型活动中心区域停车交通组织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改性沥青设计方法,通过室内实验对橡胶SBS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改性沥青及混合料高温、低温及耐久性均优于普通沥青及混合料;改性剂量在一定范围内(2%~6%),随着掺入改性剂量的增加,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明显增强,但低温抗裂性在达到最大值后减小。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程度,科学、合理地确定可变信息标志(Variable Message Signs,VMS)规划布设的点位并最大地发挥其交通诱导功能,以VMS的交通分流作用作为其选址的前提,首先利用路段脆弱度指标进行潜在瓶颈路段的识别,并在此基础上结合VMS的影响范围,明确VMS选址的路段候选集合;其次,引用驾驶人对于交通标志记忆的统计数据,得到标志信息随行程距离的衰减规律以确定信息效益,采用ARCGIS软件的网络分析模块寻求可替换路径以确定绕行效益,运用改进的用户均衡交通分配模型求解从VMS候选路段出发的节点间重新分流路径以确定路网总行程时间;最后将VMS信息利用最大化、绕行效益最大化和路网总行程时间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以VMS布设成本作为约束,建立VMS选址优化模型,并以快速分类的非支配遗传算法(NSGA-Ⅱ)对选址优化模型进行运算。研究结果表明:以西安城区局部路网为例,可求得不同VMS设置数量下的点位布设非劣方案,从而验证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随着路网VMS设置数量的增加,各Pareto解集的总体信息效益和绕行效益呈线性上升趋势,总行程时间呈线性下降趋势;合理的VMS设置数量能够使各选址方案的目标效益分布趋于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