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3篇
综合运输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介绍了国内外软弱地层下隧道洞口段的施工方法,根据数值计算,研究了拉脊山隧道洞口段的施工方案,确定了施工方法——CRD法,及拉脊山隧道洞口段的施工工序.现场位移监测数据表明:采用CRD法施工时,拱顶沉降最大位移≯9 cm,保证了施工过程的安全.对比监测值与数值计算值,表明利用CRD法进行施工是恰当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国内外软弱地层下隧道洞口段的施工方法,根据数值计算,研究了拉脊山隧道洞口段的施工方案,确定了施工方法——CRD法,及拉脊山隧道洞口段的施工工序。现场位移监测数据表明:采用CRD法施工时,拱顶沉降最大位移≯9 cm,保证了施工过程的安全。对比监测值与数值计算值,表明利用CRD法进行施工是恰当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初始损伤对盾构隧道衬砌管片力学特性的影响,基于6组具有初始损伤的盾构隧道衬砌管片进行足尺试验研究。在考虑初始损伤位置以及初始损伤位置处钢筋有效面积减小等因素的情况下,对试件破坏过程、破坏模式、极限承载力、变形规律以及初始裂缝扩展机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初始损伤的存在对盾构隧道衬砌管片的极限承载能力影响不大,但对其正常使用功能影响很大;初始损伤位置处钢筋有效面积减小不仅影响盾构隧道衬砌管片的正常使用功能,更大大降低了其极限承载能力;增加轴力会削弱初始损伤对盾构隧道衬砌管片的不利影响;初始损伤在加载点比在跨中对盾构隧道衬砌管片更不利;初始裂缝基本沿径向或偏向跨中方向直线扩展。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建立服役期间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健康评估与预知理论、以及进一步开展损伤缺陷盾构隧道数值模拟和极限承载力分析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高成本性,站点布局的合理与否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建设和运营费用及沿线土地开发利用等都将产生具大的影响。为此,在全面分析从站点设置的便利性以及地铁建成后与城市公共交通的协调性的基础上,通过对人口密度与地铁站点密度的曲线拟合,得到了很高的相关系数,得出了郑州市地铁1号线站点选址是合理的结论,为郑州市在对以后的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SMW工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深基坑围护形式,由于其具有无渗漏水、造价低等诸多优点,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SMW工法施工工艺及其操作要点,供同类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