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1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根据城市混合交通拥挤的特点,提出了在收费路段对不同的交通方式收取不同费用,以此控制各种交通方式的分担量,鼓励人们更多地选用公共的交通工具,从而达到缓解交通拥挤的目的,并以此为出发点建立了一个关于多模式收费定价的双层规划模型.  相似文献   
2.
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基础上,将城市交通建设投资从固定资产投资中分离出来,引入哑元变量,提取建立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后促进技术进步的经济效益,全面的量化轨道交通投资的经济效益,为项目决策者提供一个直观的认识框架.  相似文献   
3.
陈义华  黎伟 《交通与计算机》2007,25(2):32-34,38
在用户平衡(UE)和系统最优前提下,借助于Share需求模型,提出了基于四阶段法的交通需求预测组合模型,克服了传统四阶段法中由于各个阶段相对分割和独立,造成的人力物力耗费巨大,预测工作量大的弊端.对于交通预测的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已有的城市路网交通量分布分配组合模型的共性与不足,如不能反映节假日里居民选择购物中心行为对城市交通量分配的影响.通过合理假设,并考虑到了大城市节假日里,居民选择购物中心行为的特殊性,建立了城市路网交通量分布与分配的组合模型.给出了等价性证明和求解模型的算法.  相似文献   
5.
模糊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模式分类能力,而交通方式划分问题本质上也是一个模式分类问题。文章利用模糊神经网络方法对交通方式划分问题进行了建模,通过对FNN和BP神经网络(BPNN)方法运算结果的比较分析。证实模糊神经网络具有收敛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是模式划分问题的一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出行者生理特性,依据出行过程中出行者的生理负荷以及5 min恢复时间下行为持续时间,得出了基于轨道交通站点的轨道交通间接吸引范围: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道路公交可达的3.11 km的范围.其次根据前景理论,以15 min为参考点,建立出行方式选择模型,并分析出行者心理过程,对换乘与出行心理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最后结合重庆市交通现状以及出行生理心理特性,给出引导轨道交通与道路公交换乘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杨海燕  金秋  孙广东  陈义华 《隧道建设》2017,37(11):1373-1378
目前我国管廊建设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及以上规模的城市,中小城市由于条件限制开展相对滞后,发展较为缓慢,且缺乏中小城市管廊建设的实践经验。为解决中小城市管廊建设经验缺乏的问题,对开展管廊建设的中小城市管廊建设规模和建设位置进行调研和分析。经分析可知:1)中小城市管廊的建设位置主要为城市主干道和新区建设区域;2)2016年管廊的开工建设长度非试点中等城市基本上在20 km以内、小城市基本上在10 km以内,试点城市平均在20 km以上。  相似文献   
8.
基于交通流理论,建立了路段下游交叉路口前车辆排队长度、路段车流密度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新的路段阻抗函数。运用该阻抗函数建立基于路径的动态用户最优路径选择变分不等式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启发式算法。实例分析表明,当路段上有排队时,若将车辆排队处理为质点,则低估车辆路段走行时间,被低估的相对差距约为22%;新的阻抗函数能较好反映路段的阻抗。  相似文献   
9.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匡算模型进行研究.运用结构化模型方法,建立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图.分析了现有模型的不足,选取多级递阶结构图中的独立且较易量化的因素,运用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多因素模型.和现有模型相比,该模型较全面地反映各因素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影响.结合重庆市交通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重庆市2020年轨道交通线网规模为348~385km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