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津渡文化是广州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码头为载体的津渡文化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变迁过程,广州天字码头即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广州市民对天字码头具有不同的文化记忆,可以利用这种记忆实施旅游开发,并通过挖掘文化内涵、打造旅游休闲区、开展节庆活动等途径实施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明代相关史籍和考古材料搜集、整理、挖掘及研究,认为郑和于宣德五年奉诏,六年冬率船队离开祖国;宣德七、八年,并未亲自出使古里国,系副使洪保充正使前往,郑和无死于古里的可能性,郑鹤声、郑一钧提出的《郑和1433年死于古里国之说》应予以否定。  相似文献   
3.
当代王景弘与郑和下西洋研究的主流看法:永乐年间王景弘与郑和同为正使,六下西洋;依据清代地方志确认王景弘为今福建漳平人。经核查考析,二者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明太宗实录》与清代地方志中都没有王景弘永乐年间六下西洋的记述,对前者未予支持;清代地方志中永乐年间王景弘随从太宗巡狩北征的记载,明代地方志中已有;考其时间与郑和第二、三、四、五、六次下西洋的时间段相符合,具有同时性。人无分身术,永乐年间王景弘随从太宗巡狩北征,就不可能又同郑和第二、三、四、五、六次下西洋,从而对永乐年间王景弘六下西洋说予以了否定。  相似文献   
4.
郑和墓地,正史无载,数百年来,诸说纷纭。经考析,葬在海外四说,应予否定;葬在南京六说,皆无真凭实据;葬在北京一说长期被忽略。从相关著作记述、小德张及太监们的证实、李莲英墓地位置、张仲忱和中外游人的见闻分析,北京恩济庄郑和墓是数百年来海内外唯一有据、可靠可信的郑和真实墓葬,是中国及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该墓园地表建筑在历史中历经多次变迁,需政府对墓地进行抢救性的追踪考察、保护和研究,盖亭立碑、记事传世,结束郑和墓地诸说纷纭的状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