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5篇
综合类   3篇
铁路运输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广义P&R系统优化选址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P&R系统的特性和功能提出了广义P&R系统优化选址模型,将P&R系统优化选址问题统一在一个模型中,并用实例运算证明了建立模型的有效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2.
停车换乘(P & R)作为一种重要的需求管理手段,在城市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 & R设施选址规划是建立P & R换乘系统最关键的一步.针对P & R系统的特性和功能提出了建立在空间分析上的P & R优化选址截流模型,为截流模型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实践证明,所建立模型的递推形式有利于计算机编程实现.粒子群(PSO)算法有利于空间多目标模型实现多目标点的寻优搜索,并且能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而导致算法停止迭代.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并对权重的确定方法进行分析,以便达到评价体系的实用性.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综合评价体系旨在客观、准确地反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现状和不足,并为以后的建设及改造提供理论依据和改进方向,在保证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整体的服务水平,增加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粒子群理论的干道协调控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算法及车流离散理论,提出了以车流延误最小为目标的相位差优化模型.该模型为共用干道的一系列交叉口组成的线控系统.介绍了车流通过线控系统交叉口停车线后的流率-时间规律,建立了车流通过线控系统交叉口时产生延误的计算方法.仿真试验运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现实的交通运行情况,为干道交通运行提供更好的控制效果,模型的递推形式有利于计算机编程实现,较双向绿波数解法优越.  相似文献   
5.
<正>锂离子电池包热管理的要求是根据锂离子电池发热机理,合理设计电池包结构,选择合适的热管理方式,合理设计热管理策略,保证电池包内各个单体电池工作在合理温度范围内的同时尽量维持包内各个电池及电池模块间的温度均匀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改进四阶段法的停车换乘系统需求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停车换乘(P&R)需求预测过程中,重点是出行方式的划分和选择,而引入停车换乘系统后,这一基本前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市民一次出行方式和路线的选择要考虑多方式的联合和竞争.因此在方式划分和选择阶段引入多项Logit模型,基于效用最大化理论的前提下,借助EMME/2软件进行需求预测分析.实践和经验证明,文中所建立的模型递推形式有利于计算机编程实现,且有更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P&R系统的特性和功能提出了广义P&R系统优化选址模型,将P&R系统优化选址问题统一在一个模型中,并用实例运算证明了建立模型的有效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复杂交叉口群动态控制中车辆延误并提高通过速度,基于改进的车流离散模型,该文提出了以停车延误为目标函数的交叉口群多目标优化控制模型,并以广州天河北复杂交叉口群为例进行了实例运算,算例结果与仿真试验表明本模型体系在系统延误方面要优于传统模型,模型的求解效率高,有利于建立实时的区域交通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9.
就建立关联交叉口优化控制系统的一种实现方法,给出了动态关联交叉口的定义,提出了复杂关联交叉口的优化策略,在此基础上以关联交叉口群一个周期内延误最小为目标建立了优化模型,并设计了关联交叉口实时优化控制系统.模型的求解和运算效率高,有利于建立实时的区域交通控制系统.仿真实验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法在系统延误方面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理论推导得出增加吸收电容后IGBT电压尖峰的表达式,分析吸收电容参数对尖峰电压的影响。通过仿真结果验证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