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9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兰飞 《世界汽车》2003,(10):22-24
我国汽车工业近些年来的高速发展使其首次成为国内工业第五大支柱行业,但同时也面临着投资不足的问题。本文从国内外主要汽车集团总资本、固定资产投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认为只有增加总资本投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才可以有效地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  相似文献   
2.
(上接2002年第12期) 5我国汽车企业重组的内部支撑环境--内部动因 汽车产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从汽车产业的内部支撑环境来看,研发、制造、采购、销售等各供应链环节都具有资金密集型的特征.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汽车企业内部各生产环节的资金密集度远远超过以往的规模,汽车生产成本上涨的压力体现在产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3.
兰飞 《摩托车》2010,(3):50-53
2001年,当奥古斯塔的“暴兽”首次亮相,特立独行、激情四射的Brutale750迅即在车手们心中掀起波澜,让“好逑君子”们心旌动摇。极富智慧的结构,先进的技术,高科技材料,让“暴兽”的性能超越了750mL并列四缸的极限,而桀骜不驯、磊落不群的造型,更是完美地诠释了“性能+风格”的意大利机车传统!  相似文献   
4.
经营模式对汽车生产成本有着重大的影响,经营模式的转变给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提出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要融合互动,进而构建企业融合技术和管理的创新融合模式。  相似文献   
5.
6.
我国汽车工业重组的支撑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  邓明然  兰飞 《世界汽车》2002,(12):37-39
1导言 我国汽车工业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在行业管理方式、企业运作方式上,以及市场的消费结构上,依然有很深的计划经济的烙印.加入WTO,我国汽车工业结束了"战国群雄"的时代,进入"以开放促改革"的阶段,开启了一个"三国鼎立"的新时代.在终结与开启的临界点上,我国汽车工业正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嬗变,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产业竞争模式和产业组织结构,并对我国政府管理体制和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我国汽车工业“内外齐并购”重组表现为三大集团对内进行兼并重组;对外大力开展合资项目。汽车企业面对外国汽车大公司跨国投资和金属服务企业进入等国际性挑战,汽车企业重组的外部支撑环境为宏观政策的引导,汽车行业管理方法的转变等。而企业内部面对的却是产品研发,人工,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等方面成本的提高,塑造核心竞争力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8.
实施创新体系是我国汽车工业重组后的必然选择和缓解成本压力的根本出路,其关键是实行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互动,本文探讨了创新体系与竞争战略选择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汽车产品协同开发已成必然选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一、汽车产品协同开发的必要性1.汽车产量逐年上升加大了协同开发需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汽车生产量逐年快速增加,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量也在逐年上升。消费需求的个性化需求变化越来越大,迫使汽车企业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车型。这就为企业联合供应商共同开发,缩短开发周期,加快产品上市速度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