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5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新奥法在焦(作)晋(城)高速公路孤山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分析该工程应用新奥法设计与施工的方法,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分体式箱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设计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预应力混凝土分体式箱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设计计算方法,对分体箱梁桥在活载作用下跨中主梁内力的横向分布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与规范中查表法求出的结果相比较,提出2种算法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变截面薄壁空心墩几何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能量法对变截面薄壁空心墩进行几何非线性分析,通过考虑和不考虑几何非线性两种情况进行对比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几何非线性对变截面空心墩的影响随着墩高的增加而增大,但其增大的幅度不是很大,当墩的长细比较大时,几何非线性的影响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曲塔混合梁斜拉桥的结构形式和稳定性分析方法。根据曲塔混合梁斜拉桥的受力特点,建立斜拉桥施工阶段几何非线性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完成了斜拉桥施工过程的仿真分析。在考虑了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效应的基础上,进行斜拉桥施工阶段和成桥状态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几何非线性对结构整体稳定性影响显著,在考虑几何非线性效应的基础上,材料非线性对稳定性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5.
利用电液伺服材料试验机,进行钢纤维混凝土的疲劳试验研究,得到不同钢纤维掺入率的混凝土试件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疲劳寿命以及应力、应变变化规律。根据试验数据,作出钢纤维混凝土的疲劳寿命曲线,并得到不同钢纤维掺入率的混凝土试件的疲劳应变与寿命的关系对比曲线。结果表明:钢纤维混凝土的疲劳性能明显高于普通混凝土,其疲劳强度较普通混凝土提高20%左右。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纵向横系梁对双薄壁高低墩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的影响,以跨径组合为58m+100m+58m的贵州省坞家塆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全桥三维模型,通过时程分析法对不同横系梁设置数目、设置位置及不同刚度条件下,桥梁关键截面的地震响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纵向横系梁对结构纵向、竖向振动影响较大,横向振动无影响;随着横系梁设置数目增加,受力较大的薄壁墩弯矩显著减小,结构内力分配趋于合理,三道横系梁设置较优;低墩与高墩高度比值为0.75时,三道横系梁(上、中、下)的最优组合为0.3 H/0.5 H/0.7 H(H为桥墩高度);当纵向横系梁与单肢薄壁墩刚度比在0.9~1.6时,桥墩结构受力是较为合理的。地震荷载下,纵向横系梁可作为耗能构件,保护主要桥墩结构,提高桥梁整体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7.
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稳定性的非线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设计中,稳定问题至关重要,文中对稳定性计算中的几何非线性行为进行探讨。根据具体的桥梁实例,建立了两种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对每一种模型分别进行第一类和第二类稳定问题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对该桥的稳定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8.
管桩加固软土路基桩土应力现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在地质情况相近的软基管桩路段采取了4种不同的褥垫层设置方式,并在4个监测断面埋设了大量的土压力盒对桩土应力进行严密监控,获得大量数据.通过对监测数据的获取与整理,对土压应力以及桩土应力比的时效性等特性进行了分析,试验数据反映了以桩土应力比峰值点为分界点,桩土应力协调分两阶段,由土体瞬时沉降引起的应力协调是桩土协调工作的第一阶段,由主固结引起的为第二阶段;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对褥垫层设置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该文对引起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破坏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针对接缝破坏,提出了一些预防和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某斜拉桥索塔既有裂缝的长期观测,发现裂缝并不是总保持张开状态,裂缝宽度随索塔内外温差的变化而变化,即裂缝存在"温变性"现象。通过对现场观测的数据结果分析,得出了裂缝宽度与温差之间的相对变化关系,利用有限元法计算了索塔的温度场分布,同时计算了相应的温度应力。最后结合现场观测和理论分析结果,借用有效应力幅概念,解释了索塔裂缝随索塔内外温差变化这一现象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