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水路运输   24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介绍了电解水制氢装置核心部件电解槽的主极板发生腐蚀的现象,研究并分析了极板腐蚀发生的原因,笔者认为主极板腐蚀的机理属于电偶腐蚀 孔蚀,碱液中有害离子是导致腐蚀发生的必要条件。针对主极板腐蚀发生的情况,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将疏水催化剂应用于水相消氢可以提高电解水制氧装置的氧气纯度.本文以聚苯乙烯 - 二乙烯基苯(SDB)树脂为载体制备了高度分散的Pt/SDB疏水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水相消氢实验中.结果表明,6%的Pt/SDB催化剂消氢活性最高.在H2/O2空速(GHSV)10 000 h-1,水流量30 L/h,温度60 ℃时,氢气消除率达到了80%.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发现,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疏水性,Pt已被还原为0价态并以高度分散态存在,平均粒径小于5 nm.  相似文献   
3.
电沉积Ni—S合金析氢阴极的初步摸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沉积方法,通过向改进的瓦特浴中添加硫脲(Tu)制备出高活性的Ni-S合金电极。系统地研究了硫脲浓度、镍离子浓度、有机添加剂、电流密度、温度、pH等实验条件对Ni—s合金电极析氢活性的影响。用恒电流极化法研究电极在60℃30%KOH溶液中作析氢阴极的催化活性,用SEM和XRD研究镀层的组织结构,实验结果表明,Ni-s合金电极具有优良的电催化活性,其微观结构为菜花状,晶体结构为非晶或弱晶结构。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浸渍 - 还原法对制备SPE膜 - 电极组件的影响,对浸渍 - 还原法的2个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机理分析,通过方程计算出液膜厚度和[Pt(NH3)4]2+离子在液膜内的扩散系数,并得出以下结论:浸渍过程应为液膜扩散,使[Pt(NH3)4]2+在膜内的分布为直线,有利于还原过程中控制晶核生长速度,从而获得微细的铂颗粒;为了在膜的内表层形成精细的铂颗粒,要求离子膜内扩散是还原过程的控制步骤,同时还要求有快速的界面化学反应及较高的还原剂浓度.  相似文献   
5.
铟的沉积及其在CO2电还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铟的不同沉积方法及铟电极在CO2电还原中的应用。在铟的沉积方法中,以硫酸盐型电镀铟的效果较好,并且较为实用。本文还综述了铟作为电极在水溶性介质与非水介质中电还原CO2的研究概况,分析了温度、压力、电极电位以及电解质等因素对其还原选择性及法拉第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Pt/SDB疏水催化剂对水相消氢动力学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结果表明,水相消氢反应级数为一级,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20.1kJ/mol。  相似文献   
7.
In及In-Sn电极电还原CO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2电还原技术在降低"温室效应"、缓解能源危机及消除密闭环境的CO2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用于电还原CO2的In及In-Sn电极,在三电极测试体系及电解槽中,对所制备的电极进行活性及稳定性测试.在常温常压和2 000 A·m-2的电流密度下,所制备的In和In-Sn电极(43 cm2)电还原CO2,生成HCOOH的速率分别达到0.585 L·h-2,0.922 L·h-2.在40 h的电解测试中,两者皆具有较好的稳定性.In-Sn较In具有更高的CO2电还原活性,是一类更具应用前景的电极.  相似文献   
8.
为了防止放射性核素的扩散,减少对人体的危害,必须对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核设施去污。泡沫去污技术可有效的减少二次废物的产生量,特别适合金属墙壁、阀门以及复杂结构设备的去污。文章介绍了泡沫去污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核设备去污中的应用,并对其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In及In-Sn电极电还原CO2动力学参数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电极测试体系中对所制备的In及In-Sn电极分别进行了电还原CO2的动力学参数测试.通过极化曲线测试了这2种电极的电荷传递系数α及交换电流密度i0.In及In-Sn电极上电还原CO2的电荷传递系数分别为0.0695和0.0423,交换电流密度分别为0.463 A/m2和6.665 A/m2.通过交流阻抗谱测试了In及In-Sn电极电还原CO2的法拉第阻抗,分别为13.972 Ω和10.466 Ω,In-Sn电极上的表面电容大于In电极.测试结果说明了In-Sn电极的电活性要高于In电极,电极比表面积的不同可能是导致电极活性高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国外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技术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简称SPE)水电解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着重介绍了国外SPE电解水技术的发展过程和现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