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水路运输   1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利用川江风和尚至长寿港典型河段动床模型.进行卵石波的形成、几何尺度及运动速度试验研究.建立卵石波要素与水力泥沙因子关系式;选择典型水沙条件水文年进行概化试验,描述卵石波的运移对浅滩航道突发性碍航的影响,分析造成浅滩突发性碍航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浅滩突发性碍航预报及相应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汉江王家咀至薛家垴河段航道整治施工顺序模型试验结果,提出了游荡性河段航道整治原则、措施及最佳整治工程,通过对整治工程多种方案的比较,提出了最佳分期施工方案,该方案不仅保证整治效果且能减少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3.
文中分析了涉水工程基本建设项目各建设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以几个典型涉水工程的建设为例,从工程技术角度分析论证了立项阶段通航安全影响论证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李华国 《水道港口》2005,26(Z1):81-84
<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规范>(JTJ312-98)和<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JTJ300-2000)提出"水流作用下块石粒径(d)当流速(v)大于3 m/s时,d=0.04 v2f(vf为建筑物处的表面流速m/s)"[1-2].根据国内外水利枢纽施工通航抛投块石料对河道截流模型试验及原体观测资料,认为保护坝体、护坡、护岸,选定抛投的块石粒径不应仅由表面流速和简单地采用0.04系数确定块石粒径,0.04系数只是在对以往块石粒径计算采用伊兹巴斯经验公式,采取块石的容重为2.7 t/m3、综合稳定系数为0.86得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戴家洲右缘崩岸特点、崩岸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戴家洲右缘崩岸敏感性计算,分析了戴家洲右缘崩退与直港航道条件的关系。根据直港合理曲率半径以及崩岸敏感性计算结果分析了护岸时机,确定了对戴家洲右缘下段先进行守护,而戴家洲右缘上段待时机成熟后再行守护,并提出了先期护岸长度。对长江中下游已有护岸措施及其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护岸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港口建设与科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无论是数量上还是速度上,都创造了奇迹。我国港口泊位数量从1978年的700多个增加到2007年的3.5万多个,货物吞吐量从1978年的2.8亿t增加到2007年的64.1亿t,已经形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齐全的港口运输体系。在此期间,我国在港口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包括港口发展规划、基础理论及模拟技术、工程勘察与勘测技术、港口建设技术标准、港口建设施工技术及港口运行维护技术等方面科技创新与应用,为我国港口的建设与发展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文章系统地总结了港口的建设成绩与港口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枢纽下游水位降落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华国 《水道港口》2006,27(4):217-222
根据有关文献报道,对国内外部分已建枢纽坝下河床调整及水位降落情况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影响河床调整的主要因素以及河床调整与水位降落的关系,提出了防止水位降落影响通航水流条件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根据模型试验结果,分析三峡建库后泥沙淤积对川维码头的影响,结果表明:建库后,本河段自然条件下河床淤积、冲刷规律有所改变,导致码头前沿及斜坡式码头泥沙大量淤积,影响码头作业条件。  相似文献   
9.
一、二维连接水沙数学模型及在河口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华庆  范平  李华国  王永成  刘臣 《水道港口》2001,22(3):101-108,112
建立了一、二维连接水沙模型。利用海河口和永定新河口现场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系统的检验 ,模型能够反映复杂边界和动力条件下的水沙运动及河床变形。以此模型研究了海河口清淤和建导堤方案 ,及永定新河河口建导堤和建闸方案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中利用船舶操纵模拟器结合水流数学模型对天津港LNG码头工程保障通航安全的工程措施进行了研究;用通航条件论证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保障通航安全的重点监护、作业条件限制、完善海事监管配套设施、制定LNG船舶管理规定等非工程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