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叙及了利用双能γ射线系统测量多相流相含率的基本原理及数学算法.射线系统由同位素241Am和137Cs组成,它们发射出的光子能量分别是59.2keV和662keV.文中提出了三种确定射线吸收系数的方法,并通过实验证明了拟合是最合理的方法.同时,在假定射线吸收系数已经准确确定的前提下,分析了由于射线光子发射的随机性所造成的水和油的测量误差.这种测量方法的优点是在相含率的测试过程中与流态无关.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测量多相流相含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间歇流动是水平混输管线的主要流动形式,压降是两相流动中的关键参数之一,对间歇流动压降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实验工作是利用水-空气和油-空气作为介质在长约30 m、内径分别为50 mm和25 mm的管线上完成的.实验发现液相黏度越大,两相流动压降越大.气相表观速度或液相表观速度的增加都会使压降增大,但增加液相表...  相似文献   
3.
4.
主要研究了基于放射性同位素镅(241Am)及放射性同位素铯(137Cs)两种核素的双能γ射线系统,设计制造了一套多通道前放及脉冲成形放大器、可编程脉冲计数式数据采集系统及探测器高压电源系统,推导了双能γ射线测量方程,讨论了双能γ射线测量方程出现线性相关的条件和提高测量精度应采取的测量技术手段.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该双能γ射线系统存在明显的测量误差.在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找到了产生误差的物理原因,即高能级γ射线产生的康普顿散射的影响,并据此引入了相应的测量修正算法,该修正算法明显改善了系统的测量误差,使该双能γ射线多相含率测量系统实现工业应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李志彪  吴应湘 《中国造船》2007,48(B11):398-404
流型是气液两相流的基本参数之一,由于不同的气液两相流流型具有不同的动力学和传热学特性,因而研究流型对气液两相流的理论研究和参数测量十分重要。叙述了利用γ-射线系统测量水平圆管内气-液两相流截面含液率的原理及数学算法。射线源为同位素241Am,它发出的光子能量是59.5keV。在长27m、直径为50mm的水平管内进行了实验,在此基础上对泡状流、塞状流和弹状流三种流型下截面含液率波动信号的时域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利用截面含液率信号波动特征识别流型。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通过软件系统的开发来研究勘察设计一体化过程中专业内部、专业之间的数据共享问题,以推动这一主题向深入发展.研究结论:本文综合分析了设计过程中影响数据共享的各种因素以及传统软件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专业内部数据共享的基本模式,并把该模式贯穿于软件开发的具体实现过程中进行验证.同时,给出了专业之间数据共享的接口设计流程,提出以组件方式规划并实现数据接口的方法.最终得出,设计专业内部通过"专业数据库"模式进行数据共享,将大大提高数据的利用率,从而提高设计效率.数据接口通过组件方式表达,更利于数据接口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实现,推进专业之间数据共享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防火墙技术及其发展与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防火墙的基本作用以及防火墙技术的现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对正在发展中的防火墙技术的基本趋势进行了基本的分析与总结.文末,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利用ISA软件防火墙实现了一个网络系统要达到的基本安全目标,给出了具体的配置方法,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垂直管气液两相弹状流流动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垂直管弹状流的研究进展情况。针对垂直管弹状流的形成机理、最小稳定液塞长度和Taylor气泡的运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目的在于全面翔实地阐述垂直管弹状流的研究结果,以期有效地指导实验研究及生产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9.
水平管段塞流液塞持液率试验研究与预测模型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内径50 mm、长27.3 m的水平管上利用空气-水作试验介质对段塞流的压力和液塞持液率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变化,采用平行电导探针测量液塞持液率变化。通过试验发现:液塞通过测量点时持液率的变化比压力变化迅速,持液率能更真实地反映段塞流动特性,可以用持液率的波动情况来确定液塞频率。将液塞持液率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水平管大多数试验工况下的Zhang H Q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最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