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3篇
水路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摩托车在制动过程中地面对其前、后车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结合摩托车制动相关标准从理论上推导出摩托车最大制动速率或路面峰值制动力系数(PBC)公式以及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之间的关系式等,为摩托车的制动系统匹配、性能及相关标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某款125mL两轮摩托车消声器,采用Pro/E三维造型软件建立模型,运用SYSNOISE声学分析软件对消声器3个腔室进行消声性能仿真和分析,得出了各个腔室在低频、中频、高频时的消声特点,为消声器内部结构的优化和设计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降噪策略,改进后的排气消声器经过试验验证,加速噪声值已经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77dB(A)。  相似文献   
3.
多船协同航行在海事搜救、资源勘探、极地航运等领域中具有显著优势,其中纵向航速协同控制是实现船舶协同航行的关键。通过分析船舶螺旋桨转速、加速度与航速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考虑风力影响的船舶纵向动力模型,为实现前后船加速度与跟驰距离的关联,引用基于变时距策略的船舶间距模型。设计了考虑航速、加速度等多约束的多船航速控制目标函数,并利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实现了最优化问题的实时求解。通过Matlab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的船舶纵向航速协同控制方法在前船加速、减速、匀速等工况下,后船均能实现对前船的精确稳定跟驰,其距离跟踪误差分别为0.092 5 m,0.192 8 m,0.166 2 m,与PID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收敛性、跟踪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在多种避免不了的自然环境因素中,特别是浓雾天气等恶劣的气候,给摩托车骑乘者带来的危险是不言而喻的;加之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造成雾霾天气的影响,导致的汽车连续追尾和摩托车及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屡见不鲜。因此,在雾霾环境中学习如何安全驾驶摩托车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标准GB/T 1859.1—2015《往复内燃机声压法声功率级的测定第1部分∶工程法》中的声学环境鉴定方法,通过采用绝对比较法和双表面法测定通用小型汽油机噪声环境修正系数,并且引入不确定度理论对其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为进一步提高通用小型汽油机噪声测量结果准确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分析和解读了GB/T 20076—2021《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最大转矩和最大净功率测量方法》与标准GB/T 20076—2006之间的差异,并对新版标准中的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探讨,据此可深入理解新版标准的技术要求,有助于更全面、系统地掌握和应用新版标准。  相似文献   
7.
根据GB/T 24157-2009标准相关要求和测试方法,从动力学角度建立了车辆动力性能计算模型,通过设定电动摩托车在路面行驶时受到的一系列性能参数,运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动态平衡方程和功率平衡方程及市区运行工况循环曲线,分别模拟计算出电动摩托车工况法和等速法的续驶里程及能量消耗率,最终计算出该电动摩托车的当量续驶里程和能量消耗率,与实际测试结果对比分析,该计算方法为电动摩托车动力性能匹配及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摩托车工业的发展和公共环保意识的提高,国家对摩托车产品经济性和环保性能要求日渐严格,燃油消耗量检验已经纳入了国家对摩托车产品的技术管理内容,测量值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车辆能否达标。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研制了一种容积式台架电喷油耗仪,该装置能够科学准确地测量出车辆在台架上运行时的燃油消耗量,可以一边补给车辆运行所需的燃油,一边能在不影响发动机预运转的前提下实现测量,而且测量精度高、设计结构简单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同时测量过程中的数据也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控制器绘出油耗曲线显示在显示屏上,极大简化了企业及相关检验机构对检测设备及测试手段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摩托车作为最为常见的驾驶工具,摩托车制动性能是其功能检测的重要一环,直接决定了摩托车的安全指数。基于此,本文根据国家相关摩托车制动标准,解析标准中规定的相关制动性能指标及参数的意义,最后探究摩托车制动性能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控制策略直接影响了串联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排放性以及车辆的续驶里程。文中基于WG6120HD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动力系统。综述了蓄电池组SOC的估算方法以及对蓄电池容量的评价,并结合蓄电池组SOC的变化情况,对Plug—in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