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回顾了胶轮路轨自动旅客运输系统的起源和技术演变情况,归纳并介绍了3种主要的技术平台。从走行与承载方式、导向方式、线路条件、驾驶方式、车辆编组及载客量等方面总结了其技术特点。以上海浦江线项目应用为例,从技术和项目管理方面探讨了系统集成应用。通过该项目推动了系统国产化进程,形成了国内企业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的核心竞争力,为走出国门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2.
海洋环境参数的实时获取及统计分析,对于决策海上试验时机与开展训练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研究针对海流区域监测系统数据实时传输任务及传输距离的要求,采用水声通讯技术、无线电通讯技术、GPS定位技术,研制了1套全天候工作的锚定式海洋中继通讯浮标,解决了远离岸基布放的坐底式海流区域监测系统对岸基的数据传送,及岸基发射指令对水下系统的远程遥控,给出了海上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3.
4.
5.
阐述了机场捷运系统的功能定位。从服务标准、设计特点、车辆技术、运维模式4方面总结了机场捷运系统的特点及其技术创新点。与传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相比,机场捷运系统在步行距离、站立标准、行车间隔、可靠性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在进行机场捷运系统设计时,可因地制宜地进行线位和站位布局,设置灵活的运行交路和多样化的站台形式。对机场捷运技术创新点予以总结,对运维模式给予比较和评价。最后对全球范围内机场捷运系统的应用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并展望了机场捷运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对地铁车站车辆与站台水平间隙标准的相关规定和规范的演变,进行了解读和梳理,总结了车辆与站台水平间隙设置的3个原则。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车辆限界与站台间隙的研究成果,提出车辆与站台水平间隙应满足车辆限界并为一系悬挂或悬挂二系故障留有裕量,但间隙不宜大于70 mm。对APM(自动旅客运输)系统国外规范规定和应用情况进行了解读和介绍。对APM车辆正常过站、故障过站因素进行分析,并参照相关规范进行叠加汇总,提出计算公式,得出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远小于地铁70 mm的间隙,且经过试验验证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舰船水压场三元阵同步测试系统具有工作可靠性高、实时性好的特点,阵元间距易于调整,适合测量多种船型,布放回收简单可靠,传感器阵元采用了均衡引压设计,水压场畸变小.系统采用低功耗器件,待机和工作时间长,采用RS485通讯接口,实现了远距离实时测量和显示,对于海上实船试验非常有利,能有效保证实船水压场信号的采集.实船水压场海上实测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可靠,采集的三阵元水压场数据真实有效,为开展有关的实船水压场特征提取和检测技术研究提供了实用的实船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8.
振动加速度计信号滤波模块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振动加速度计信号调理,提出了一种滤波电路模块设计方案,并根据该方案实现了实际电路,经测试该滤波模块既能有效抑制低频信号,又能有效衰减高频信号,具备良好的滤波效果,适用于振动信号和水声信号滤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