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3篇
  202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科学评价我国港口智慧化发展水平,更好地促进智慧港口建设与发展,首先,结合港口演变规律和国内外相关实践,基于生态理论,剖析了智慧港口的内涵特征;然后,采用目标层次分类法,从综合运营和创新融合两个维度,构建了5类分层分级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将常权评价方法与变权理论相结合,研究提出了基于灰色熵变权的评价模型和方法,并选取全国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3位(TOP13)的港口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全国TOP13港口按智慧等级可分为3个梯队,包括4星级港口3家,3星级港口5家,未达到3星级标准的港口5家;在基础设施能级、智能运营水平、综合服务质效和创新引领能力等指标方面,位居前列的沿海港口有相对领先的“硬”实力;在生态和谐程度指标方面,各港口发展水平差距不明显,反映了打造和谐生态圈、提升港口美誉度逐步成为各大港口关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经过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珠江水系内河网络不断完善,集装箱运输组织模式创新应用,但内河集装箱运输总体上仍然相对滞后,面对基础设施短板突出、航运服务水平不高、市场环境竞争激烈等突出问题,需要通过提升航道通航能力、加强码头资源整合、优化船舶运力结构、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增强运输服务品质等手段,推动实现珠江水系内河集装箱运输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2022年,我国长江沿江内河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完成40.8万TEU,同比增长67.4%。内河港口铁水联运规模优势逐步释放,发展潜力逐步显现,成为重要增长极一、内河港口铁水联运发展现状近年来,铁水联运凭借其运量规模大、组合效率高、运输成本低、污染排放小等比较优势,成为推动运输结构调整、促进物流行业降本增效、助力交通行业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内河港口更是通过发展铁水联运,进一步拓展经济腹地,加强陆水联动,  相似文献   
4.
<正>长江集装箱运输与新阶段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需在推动畅通航道网络、提升设施能级、改进运力结构、优化运输组织、完善标准规范体、推动数字赋能等方面持续发力内河集装箱运输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绿色等特点。长江作为我国通航里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航运价值最高的黄金水道,是发展我国内河集装箱运输的主战场,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成效显著。在新阶段高质量发展要求下,长江水系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仍需提升能力、补齐短板、协调推进,在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