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水路运输   8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本篇论述档案鉴定的基础理论、原则、标准与方法。一、档案鉴定的基础理论档案是文件总体的一部分,存在于文件生命期的特定阶段。鉴定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在文件中区分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并作相应处置。因此,档案鉴定的知识体系需要运用文件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档案价值理论作依托,才能对档案鉴定的本质、工作原理和规律作出理论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电子文件是文件的一种存在形式,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委员会在1997年的《电子文件管理指南》中指明:“电子文件是通过计算机进行操作、传递和处理的文件。”因此虽然电子文件的状态是由计算机生成的数字代码,但本质上是“文件”,是人们办理事务的记录信息,有别于其他数字信息。电子文件具有文件的属性和用途,其种类有文本文件、图形文件、图像文件、声音文件和多媒体文件等。国际档案界对电子档案的概念尚未形成共识,在上述的《电子文件管理指南》中把档案馆接收和保存的电子文件称之为“具有档案性质的电子文件”而不  相似文献   
4.
科技档案由科学技术活动及生产活动中直接形成并具有保存价值的不同载体的科技文件材料构成,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档案、产品档案、基本建设档案、设备档案以及气象、天文、地质、水文、海洋、测绘、环保、医务、军事等方面的技术工作档案。科技档案具有专业性、成套性、现实使用和变动性等特点,科技档案的鉴定工作内容包括价值鉴定(划定保管期限)、质量鉴定(检查文件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规范化、载体质量等)、使用鉴定(划定密级或使用范围)。本篇对设备档案、基本建设档案、产品档案和科研档案的鉴定作简要介绍,重点是价值鉴定。  相似文献   
5.
一、档案鉴定的概念传统的档案鉴定主要是指档案文件的价值鉴定,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档案学分册)中指明它是“甄别档案文件的现实价值和历史价值,进行存毁处置的档案业务工作”。随着档案工作实践的发展,电子文件的内容与载体双重鉴定以及档案开放利用和文件信息的网上流通等划控鉴定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档案鉴定的内容及其理论也应拓展。广义的档案鉴定理论对档案鉴定的概念作如下定义: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档案学会主办的《文件与档案工作者继续教育园地》网站已于今年5月开通,站名wdjj.cn以“文档继教”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合成。这个公益性网站的教育定位是“高层次、实用性、专业课程进修式”。网站开通后有些企事业单位档案部门集体报名学习,对这种便捷高效的现代知识充电形式表示欢迎。  相似文献   
7.
档案鉴定知识(五)——专门档案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门档案是指在某些专门活动范围内产生,有一定的文件材料形式和形成规律,经过专门渠道收集管理的业务档案,如会计档案、人事档案、教学档案、诉讼档案、商标档案、名人档案、病历档案、艺术档案、体育档案等,也可以说,专门档案是对那些难以归入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的各种专门业务档案的总称。专门档案的种类很多,在鉴定方面有各自的标准和要求,本篇介绍较为普遍的会计档案、人事档案、教学档案的鉴定。一、会计档案的鉴定  相似文献   
8.
一、文书档案的构成及其特点文书档案由党政工作和管理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具有保存价值的公务文书(文件)构成。其特点如下: 1.档案形成的广泛性和连续性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办理事务、交流信息的过程中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各种公务文书,经过鉴定归档连续形成文书档案。由此,文书档案鉴定也就成为各单位档案部门每年都要开展的基本业务活动之一。 2.文种的多样性和程式化我国常用的党政公文就有二十多种,如通知、纪要、请示、批复等,其他如商务公文、司法文书等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