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汉语常见词"吃"有各种不同用法,其在英语中有各种不同的对应关系及译法.按照"吃"的词性和搭配习惯,可以对其六种形式的用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陈钦  岑学徐 《水运工程》2022,(10):159-162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港区道路的使用要求和工艺条件与传统的集装箱码头不同,且对港区道路铺面结构也有特殊要求。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港区道路铺面结构的特点出发,通过对港区道路铺面结构的受力要求、交通渠化、智能引导车(IGV)的定位特殊要求等进行分析,采用铺面类型适应性分析、磁钉避让处理、交通标线处理、平整度处理、IGV荷载作用下的铺面结构计算分析等应对方法,以满足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港区道路使用要求,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港区道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汽车产业现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钦  何维达 《中国水运》2006,6(9):184-185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国内汽车企业要发展,则需对所处环境有着清晰的认识,包括政策、自然环境以及企业内部环境等。企业发展应与政府政策相适应,加快人才队伍的调整,加大企业的研发投入;政府也给予企业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加快汽车产业的发展,缩小与世界汽车发达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岑学徐  廖晨彦  陈钦 《水运工程》2022,(10):163-165
集装箱堆场铺面结构方案是道路堆场设计的重点之一。结合集装箱堆场堆箱区定点堆放的规律,同时针对自动化作业要求轨道基础的工后沉降量应与箱角基础工后沉降相协调,并且对箱角基础工后沉降要求较高,提出自动化码头集装箱堆场的合理方案。以钦州自动化码头为例,介绍集装箱堆场铺面及箱角基础的设计要点,通过选取不同桩径的PHC桩基方案和复合地基方案等进行对比,并采用有限元软件对箱角基础方案进行详细计算,对结构方案的安全性、经济性逐项进行对比,选取出最优方案。该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山区高速公路车型分类方法,以重庆市包茂高速某路段的电子不停车收费数据(即ETC数据)为基础,分析平缓路段和连续上坡路段不同车型的速度分布特征发现:在不同线形路段,部分车型的速度分布有明显的特点,三型货车在连续上坡路段速度分布呈驼峰状,四型客车因营运限速的存在,在平缓路段速度分布集中于最大速度92 km·h-1 ;相同线形路段各车型速度分 布显著不同,客车车型在平缓路段速度分布表现为分散,在连续上坡路段相对集中,而货车车型的速度分布变化趋势正好相反;连续上坡路段各车型的速度特征值明显下降,但同路段上的部分车型间的速度特征值仍较为接近;连续上坡路段速度离散性大于平缓路段,追尾风险水平更高。在ETC数据基础上,运用k-medoids算法对山区高速公路平缓路段和连续上坡路段的车型进行聚类分析,优化后车型分类结果为:平缓路段车型可分为4类,分别为一型客车、二型~四型客车、一 型货车、二型~六型货车;连续上坡路段车型分类结果为4类,分别为一型~四型客车、一型货车和三型(空载)货车、二型~四型货车(三型为满载)、五型~六型货车。本文有助于山区高速公路速度管理措施的制定和道路线形设计时代表性车型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高速公路行驶环境下车辆在车道保持阶段的行驶轨迹特征,给车道宽度值确定提供参考,在重庆市主城区2段高速公路上开展了38名驾驶人的实车驾驶试验。使用车载设备采集自然驾驶状态下的车辆行驶速度、行驶轨迹和“车辆中心点-车道线”横向距离。基于以上数据,计算轨迹横向偏移值和“车身轮廓-车道线”侧向余宽等参数,分析高速公路直线/曲线路段的车辆轨迹横向偏移和侧向余宽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曲线路段和直线路段的期望轨迹横向偏移存在差异,曲线路段行驶轨迹的本质特征是轨迹往曲线内侧偏移,而直线路段的车辆轨迹是倾向于往车道左侧偏移,但曲线路段紧贴车道线行驶的车辆占比要低于直线路段。直线路段车道左侧余宽最小值、期望值分别集中于[0.2 m, 0.6 m]和[0.3 m, 0.9 m],曲线路段车道左侧余宽的最小值和期望值主要分布在[0.2 m, 0.7 m]和[0.5 m, 0.9 m]范围内;车道位置对期望轨迹横向偏移和车道侧向余宽均有影响,左转弯路段的左侧余宽要低于直线路段和右转弯路段;在左转弯路段内侧车道行驶时车辆与中分带的距离更近,因此左转弯的事故风险更高;行驶速度增加时,内侧车道的车辆有...  相似文献   
7.
随着智能网联车辆相关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快速发展,高度自动化的无人驾驶汽车日益成熟并将逐渐进入大众生活.区别于人工驾驶车辆,无人驾驶汽车具备环境感知、自主决策、控制执行等功能,能够完成典型工况或所有工况的自动驾驶.而对道路设施进行改进和调整,有助于加快无人驾驶时代的到来,为此,需要明确无人驾驶汽车对道路设施设计的需求和影响.首先,在平纵线形、横断面设计、交通标志标线、停车设施和数字化道路设施等方面分析了道路设施如何适应无人驾驶汽车的行驶特性;其次,梳理了智慧路侧设施以及无人驾驶专用车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再次,归纳了国内外面向无人驾驶汽车的道路基础设施的研究方法,包括虚拟仿真测试和实车道路测试,以及国内外为开展实车测试所实施的实验道路建设;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的聚焦点和局限性,展望了该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现有道路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没有预见无人驾驶汽车的到来,在无人驾驶全面普及之前,人工驾驶和无人驾驶混行会长时间存在,因此,道路设施设计应根据无人驾驶的发展阶段和未来趋势进行相应的变革,本文为适应无人驾驶汽车的道路设施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