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作者从路基软件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阐述当前路基软件开发的现状,重点提出了各级道路路基本体设计的通用方案。最后简要介绍了二院路基本体软件的部分功能及简要的操作说明。  相似文献   
2.
针对铁路建设施工阶段,研究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铁路路基数字化填筑施工过程。通过在推土机、平地机中加装坡度控制系统,实现路基填筑层几何尺寸的精确控制;在压路机中加装连续压实系统,确保路基填筑层的压实质量。工程应用表明,铁路路基数字化填筑施工的应用,实现了路基填筑层几何尺寸与压实质量的可视化控制,保证了每个压实层坡度和厚度的稳定控制;填筑层几何尺寸控制速度与精度明显提高,压实质量明显改善,表面横坡、纵坡均满足设计要求。数字化路基填筑施工进行了严格的过程及质量控制,将施工数据以数字化方式存储、分析、展示,达到了稳定施工质量、过程可追溯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从铁路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优势、铁路全生命周期BIM应用需要、铁路BIM应用科研申报及标准编制需要和铁路BIM应用保持领先需要方面分析BIM应用的必要性;结合工程实际,从筹备、设计、施工、展示方面阐述和分析技术思路,核心是以BIM模型为纽带,实现BIM建模及模型在施工和展示中的应用,实现施工过程实时监控,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由于两国国情及地理环境条件的不同,在路基方面设计理论和设计标准也存在差异,文章通过对两国路基设计的比较分析,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两国路基设计的共性和差异性。两国在在填料标准的划分上差异较大,其它方面则是各有特点,如委内瑞拉在排水的系统性方面更加完善;中国在地基处理、边坡防护措施等技术方面则更为成熟。  相似文献   
5.
BIM在铁路行业的应用及其风险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软、硬件及信息化水平的发展为BIM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条件。基于BIM技术和铁路行业的特点,以及BIM在铁路中的应用现状,阐述铁路全生命周期中BIM技术的可能应用场合,并从政策、经济、技术、人力资源、管理等五大方面进行风险与对策分析,为铁路行业BIM应用、信息化铁路建设及相关标准制定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BIM技术的出现给铁路行业生产及管理效率提升带来新的驱动力,可以应用于铁路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全过程,帮助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建设成本;(2)在实际应用中面临政策不完善、经济效益不显著、核心技术不足、人力资源短缺、管理制度不明确等风险,导致其应用主要侧重三维建模,尚未完成全生命周期应用,相关技术、标准、政策及管理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论述建立铁路路基信息模型必要性。对资源层、核心层、共享层、领域层、路基三维模型信息交付标准和铁路路基字典框架进行定义和分析,提出基于IFC的路基建模平台架构和路基BIM三维信息模型应具备的功能,并针对模型应用进行阐述和分析。实现模型集成和展示平台,是路基工程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铁路站场BIM模型在设计、创建和应用过程中具备统一且正确的模型特征和信息,以铁路站场BIM模型审查为出发点,基于Bentley-ORD软件开发铁路站场BIM模型审查系统,研究站场BIM模型信息标准规则,并搭建了标准数据库,通过信息读取模块获取模型包含构件的所有信息,利用信息审查和信息修正模块将模型构件的实际信息和标准数据库中的信息格式及内容形式进行对比审查、修正,并输出审查与修正的详情报告。研究表明:基于标准化的BIM模型审查体系,使得通过审查的BIM模型具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结构形式与附加信息;利用批量化模型审查方式,实现大规模站场BIM模型的快速、批量化一键审查与信息修正,显著提高了审查效率和模型修正的准确度;通过应用统一的模型审查标准,反向推动了站场专业BIM设计的三维环境的统一,促进了站场BIM三维设计的标准化,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