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铁路运输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拟研发的信息系统面向工务固定设施的检测检查、状态分析、生产计划、现场作业、质量评价闭环管理需求,重点解决信息流转处理的智能性和数据分析处理的专业性问题,为推进维修体制改革提供信息化支撑。该系统采用网络信息和移动应用等技术,集成轨道检测、钢轨探伤、添乘检查、现场检查等检测检查数据,以及工务固定设施、大型养路机械等台账信息,建立工务固定设施检测数据分析处理平台;基于单元管理理念,实现线路和钢轨设备状态综合量化评估,为病害整修及其作业方案提供数据支持;基于过程管理思想建立标准化病害问题处理流程,实现病害问题闭环处理监管;提供作业计划的编制、分级审批和实施反馈;通过web GIS等平台综合可视化发布分析评价成果。此外,建立生产管理和办公管理集成交换平台,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铁路基础设施动态检测数据人工汇聚时效性差、准确性低等问题,设计了基于5G移动通信(简称:5G)技术的铁路基础设施动态检测数据实时汇聚方案总体架构,阐述了方案的关键技术,并介绍了5G技术在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业务中的应用效果,为解决检测数据汇聚过程中的时效性、规范性、安全性等相关问题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从检测手段(数据来源)、检测项目(数据内容)、检测周期、数据质量等方面出发,结合现场维修作业单元管理理念,提出适用于铁路正线轨道单元区段几何质量的综合量化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可以准确筛选出需要优先纳入维修计划的轨道几何质量不良单元,有助于实现线路维修的"状态修"和"精准修"。该方法还可以用于轨道精调作业质量的验收和在保质期内动态跟踪作业区段轨道几何质量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轨道检测体系产生的多源异构检测数据未能有效管理,导致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有效支撑养护维修决策的问题,本文以动态检测数据为基础,提出了轨道检测数据融合管理业务集成架构,并基于集中存储、预处理、质量评价、按需发布等业务需求,设计了检测数据融合管理业务集成系统。系统采用分布式管理体系与数据共享模式,对检测数据的存储与共享进行规范化管理;运用数据预处理与数据质量评价方法,实现了检测数据自动化和标准化处理,从而为线路质量分析评价提供稳定、可靠的检测数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