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铁路运输   10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仿人控制的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装置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一种勿需地面位置感知信号进行控制的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方案。它通过隔离485通讯从机车安全信息综合监测装置TAX箱获取机车的实时运行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分相点位置信息比较,判断机车是否到达分相点。通过对当前级位进行采样,控制级位的升,降和主断路器的分,合,完成机车自动过分相过程,该装置采用仿人控制原理,借助于司机的操作经验和决策过程,由计算机代替司机操纵完成机车自动过分相。  相似文献   
2.
机车自动过分相装置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硬件在环仿真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介绍了它的整体功能和结构。采用基于图形化编程语言lab VIEW编写软件,利用VISA进行串行口编程和EPP增强型并口扩展8255的方法,实现了机车运行状态的模拟 和运行数据的在环仿真。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应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手段研制新型的“机车运行及状态仿真教学系统”,对机车电路进行动态仿真及故障模拟;介绍了SS4改进型机车运行及状态仿真教学系统的软、硬件结构与总体功能,电路仿真的基本原理及所采取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高速列车的振动特性直接影响旅客乘坐的舒适性和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为了分析不同线路条件和运行速度对高速列车振动特性的影响,建立了车辆-轨道耦合系统模型,并以德国高速轨道谱和我国干线轨道谱产生的轨道随机不平顺作为耦合系统的激励,通过Newmark数值积分和Matlab仿真,计算了高速车辆在高速线路和提速干线条件下车体、构架、轮对等车辆各部件和轨道部件的振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高速车辆各部件振动响应均显著增大;线路条件对高速列车轮对及轨道系统振动的影响较对车体系统振动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5.
基于嵌入式专家系统的机车电路仿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介绍嵌入式专家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专家系统、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的"机车电路仿真系统"的研制方法,包括知识的框架表示,推理模型的建立,数据库文件及控制矩阵的建立等。并以SS4G机车电路为例,描述了动态仿真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6.
地铁隧道裂缝病害的自动检测技术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针对地铁隧道复杂场景和弱光环境下,全局图像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分块图像局部纹理处理算法,将大视场裂缝图像进行网格化处理,在分块区域内完成预处理与纹理提取,基于图像细化与骨架提取算法,提出裂缝和虚假裂缝纹理的差异性计算模型,可有效提高真实裂缝图像的检测精度,滤除虚假裂缝的干扰。针对硬件系统,提出多目高速线阵相机的图像采集方案,研制裂缝图像采集系统样机,可安装于轨道小车上进行图像连续采集。利用研制的图像采集处理设备,可以自动采集和检测隧道裂缝图像,对于纹理简单的普通裂缝图像样本,裂缝的识别率达到0.96;对于地铁隧道裂缝图像样本,裂缝的识别率达到0.84,验证了硬件系统和软件算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目前地铁(轻轨)行业中工作轮班的情况,每天有m个人工作,n个人休息.在保证工作和休息合理交替的前提下,要求m+n个司乘人员在m+n天内分别轮完m+n个不同的任务,以达到相对公平的目的.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结合回溯算法和深度搜索,完成任务序列的求解.最后考虑最坏情况下的近似解,并计算回溯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8.
电力机车模拟仿真教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应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手段研制新型的“机车运行及状态仿真教学系统”,对机车电路进行动态仿真及故障模拟;介绍了SS4改进型机车运行及状态仿真教学系统的软、硬件结构与总体功能,电路仿真的基本原理及所采取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HXD2型大功率交流货运电力机车主电路系统的构成及功能原理,并详细分析了HXD2型电力机车牵引变流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功能参数等,为国内大功率交流货运电力机车牵引变流系统的研制与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地铁限界是保证地铁车辆安全运行的重要数据,目前使用较多的接触式地铁限界检测存在效率低、无法准确获知超限尺寸的缺点,本文基于激光扫描测距原理开发了一种断面检测密度高、误差小的非接触式地铁限界检测系统。针对非接触式检测系统标定困难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提出了应用机器视觉领域的点集配准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算法进行系统标定,将2个180°二维激光扫描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点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基于轨道基准坐标系的测量断面。北京地铁8号线、15号线的现场实验证明,经过该方法标定的限界检测系统可准确获知超限位置和超限尺寸,推行速度为6km/h时采样断面间距密度为0.02m,多次反复测量时系统精度可达±4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