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采用有限元分析程序提取了平台的各阶自振频率,以有效模态质量参与系数作为模态选择的依据,对随机波浪力作用下考虑结构与水耦合的的动力响应进行计算,并分析了附连水质量及动水阻尼对结构随机动力响应的影响。通过施工平台静、动力计算结果的比较,建议在进行施工平台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波浪力的动力效应。  相似文献   
2.
美国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大桥主桥由跨度166.3 m的钢拱桥和9跨跨度40 m左右的钢结构简支梁桥组成.由于该桥墩柱、盖梁的混凝土发生剥离,支座病害严重,桥上经常发生交通拥堵,决定顶升钢梁、更换支座、加固盖梁.设计一套自平衡式抱箍-拉杆-钢立柱支撑系统,作为钢梁顶升的临时支撑及盖梁混凝土浇筑的模板支架.提出针对钢桥的"单...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美国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大桥新桩基础在施工后能和原桩基础协调工作,设计了1套荷载重分配预加载系统,将现有上部结构条件下的荷载在新、旧桩基础间重新分配,即对原有桩基础进行卸载,并将这部分荷载同步转移到新桩基础,使新、旧桩基础的承载力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该项技术的运用保证了对现有桥梁上部结构的承载,在新桩基础的沉降基本稳定后,浇筑新、旧桩基础承台间后浇带,将承台连成整体,使新、旧桩基础的协同作用在分担桥梁上部结构新增荷载前实现,从而达到桥梁上部结构改造后新、旧基础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