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3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介绍已投入使用并成功架设南昌枢纽西环线沙田赣江特大桥单箱双线48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的SX48m/1500t型移动支架造桥机的总体组成、技术条件、结构总体设计,阐述了SX48m/1500t型移动支架造桥机的特点、施工工艺及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2.
朱雄  丁玲 《客车技术》2014,(1):24-26
通过设计、仿真、实验,探索车架纵梁、横梁截面尺寸和截面形状对车架弯曲扭转刚度的影响,并从理论上进行分析,给出理论依据,最终给出了增加车架弯扭刚度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
朱雄 《铁道建筑技术》2015,(4):24-27,58
随着铁路事业的大发展,工程施工的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已经成为国际发展趋势,标准化的建设将有助于施工产品的质量、外观等综合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而节段拼装其独有的优势也将得到大力发展。由于工序的影响,单孔的架设速度已很难提高,所以一次架设两孔,形成2个作业面,无疑将是提高效率的一个方向。对节段拼装法一次架设两孔的造桥机结构和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将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依据C-NCAP中100%重叠正面冲击固定刚性壁障试验规定,应用HyperWorks软件建立某越野车车架正面碰撞仿真计算模型,并应用ANSYS/LS-DYNA软件进行求解计算。在此基础上,对某越野车车架进行耐撞性仿真研究,并从车架碰撞变形、碰撞加速度和碰撞速度等方面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车架前部纵梁发生理想的纵向有序的褶皱变形,车架类S型梁的拐角部分发生弯曲变形,且碰撞加速度曲线和碰撞速度曲线并非理想,说明车架结构有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某型汽车多连杆悬架横拉杆为模型进行载荷谱时域历程采集、静强度校核、疲劳仿真分析。在横拉杆上选择合适位置粘贴应变片,组全桥测量轴向应变。在拉压力试验机上标定出横拉杆轴向受力与测点应变之间的线性关系。根据可靠性试验规范采集一个完整循环的横拉杆载荷谱,为疲劳分析提供力信号输入。建立横拉杆有限元模型,对比实测应变与仿真输出对应点应变,修改验证模型,保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以实测载荷谱为输入对横拉杆进行疲劳仿真分析,验证横拉杆是否满足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6.
7.
拓扑优化技术能在给定的设计空间内寻求最佳的材料分布。根据某越野车车架的实际尺寸建立其三维拓扑优化设计空间,以车架质量分数为约束条件,车架柔度最小为目标函数,对车架的弯曲工况进行了单工况拓扑优化设计,并针对这一工况选择不同的优化参数进行了多次优化计算,得到了一组相似的拓扑结构,分析并选择合适的拓扑优化参数。应用得到的拓扑优化参数,基于折衷规划的多目标拓扑优化设计方法,针对汽车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况权重因子,对车架进行了3种工况下的多目标拓扑优化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某越野车车架为研究对象,进行初步的刚度和模态分析,验证了该车车架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符合设计要求,并发现该车架一阶模态频率和发动机怠速运转频率非常接近容易引起共振这一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以车架零部件厚度为设计变量,保证车架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不降低的前提下,以一阶模态频率大于27 Hz为约束条件,以车架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的尺寸优化.优化结果表明:车架的总质量下降2.14%,同时弯曲刚度提高显著,扭转刚度略有提高,一阶模态频率从24.616 Hz提高到26.970 Hz,避开了发动机的怠速运转频率,优化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