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1篇
铁路运输   4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文章介绍了数控弯管机旧程序的缺陷,并在机车管道弯制工艺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管道弯制的各种算法设计、软件编制流程及新软件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2.
2003年5月1日,汝城县驾驶员曾某因疲劳驾驶造成2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据统计,近几年来,郴州市发生的交通事故中,因疲劳驾车造成的事故仍占一定比例,2002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500起,死亡391人,其中因疲劳驾车发生交通事故56起,死亡25人,分别占总数的3.7%和6.3%。因此,笔者认为,疲劳是许多重大交通事故的根源,驾驶员疲劳驾车是造成死亡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疲劳是由于体力或脑力劳动而使人主观上感觉疲乏和客观上工作能力暂时下降的现象,当持续工作一定时间以后,人体必然会出现疲劳。疲劳驾驶是指驾驶员每天驾驶车辆超过8小时,或者从事其他劳动,体力消耗过大或睡眠不足,以致行车中困倦瞌睡,四肢无力,不能及时发现和准确处理路面的交通情况。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必须不断观察交通情况的变化,迅速进行判断,并决定自己的操作动作,驾驶员的感觉器官(眼睛)及神经系统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且工作姿势固定,不能自由活动,所以,驾驶的疲劳主要是神经和感觉器官的疲劳,以及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引起的肩部、腿部等的疲劳。驾驶员在行车中是否容易出现疲劳决定于许多主观和客观的因素,这些因素可大致归纳如下表: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对道路上发生...  相似文献   
3.
以上海铁路轨道交通开发有限公司施工的江阴市东外环路下穿新长铁路立交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项进涵为例,简要介绍顶进涵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李小亮  杨波 《天津汽车》2010,(11):30-34
为评价汽车平顺性,建立简化的人体-座椅、车身及车轮三质量1/4车辆模型,给出了该模型振动系统的频响特性公式,采用虚拟激励法,构造虚拟路面激励,运用matlab编程求取所建模型系统振动响应量的功率谱密度,并进行了行驶平顺性分析。结果表明,汽车行驶速度与道路路面条件是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主要外在因素,为获得良好的汽车行驶平顺性,应加以改善;虚拟激励法用于求解车辆振动响应,快速高效,能很好地反映汽车行驶的平顺性,提高汽车平顺性设计水平与效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列车试验线末端防冒进系统运行考核过程中发现的卫星定位信号不稳定、连线复杂及操作软件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从更换卫星定位模块、增加卫星频段,重新选择速度信号采样方式及更新升级操作软件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机车空调系统地面联调试验装置的设计背景,详细介绍了该装置的电路设计、主要性能及其主要设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