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迈向21世纪的交通体系中,铁路必须实现更进一步的高速化和优质 JR) 营铁路)为首的各铁路公司针对高速化,采用投入新型车辆和设施等措施,积极进行试验研究。本文介绍日本高速化的现状和运输省的配合情况。  相似文献   
2.
日本《节能法》规定,铁路从业者有义务配合该法的实施和推进。《节能法》和《全球变暖应对法》还规定,铁路从业者有义务定期上报运输过程中能源的使用量和温室效应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本研究所开发的能耗计算系统能够利用“运转曲线生成软件”中的数据,推算出走行中必要的燃油消耗量和尾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该软件由“运算处理部”、“数据输入·编辑部”和“描绘处理部”构成。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在运转操作方面具体的有效节能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3.
由于物流涉及的业务很广泛,因此在学术界有不同的表述.在中国,至今在法律的层面上还没有权威解释和科学定义.从不同的工作角度(出发点)看物流有不同的叫法,如有从载货汽车角度看的针对货物运输、装卸.  相似文献   
4.
随着列车不断提速,对铁道车辆用牵引电动机提出了轻量、高功率、节能、静音性、省维修等诸多方面的要求,牵引电动机面临严峻的挑战。文章介绍了为满足上述需求,研制的最新全封闭牵引电动机的技术动向,阐述了这类电动机的结构、特征,及省维修化等方面的实例。  相似文献   
5.
铁道车辆用牵引电机应用功率电子学等革新技术,按照时代要求,正在不断实现小型、轻量和高功率化。现在,感应电机(IM)已经替代直流电机,从电动车组、通勤电动车组、直到新干线和机车都被广泛采用,已成为成熟的装置。另一方面,日本采用IM已有20年历史,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实施高速化,特别在环保需要上,正在努力不断推进小型、轻量、节能、低噪声、少维修的牵引电机的步伐。东芝公司为适应这些要求,率先在世界上考虑环保,开发出了全封闭系列和轻型永磁同步电机(PMSM)作为牵引电机,而且,已经批量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6.
五十铃汽车公司开发了小型商用车用1.9 L RZ4E型柴油机,首次配装在轻型货车D-MAX及运动型多功能车MU-X上,并面向泰国市场销售。  相似文献   
7.
由于物流涉及的业务很广泛,因此在学术界有不同的表述。在中国,至今在法律的层面上还没有权威解释和科学定义。从不同的工作角度(出发点)看物流有不同的叫法,如有从载货汽车角度看的针对货物运输、装卸、配送的一般物流;有从港口角度看的针对港口货物(集装箱等)的港口物流;有从商品汽车及汽车配件运输角度看的汽车物流等等。以此类推,还有牛奶物流、报纸物流等。本文不过多探讨物流的概念.仅介绍山九物流,尤其是介绍该企业的一些物流理念。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讨论空气减压阀的振荡及其稳定条件。作者采用控制工程的方法,对减压阀作了线性和非线性分析,提出改善稳定性的条件,指出O形圈部分的摩擦是引起振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各种排放法规及燃油耗标准的限值要求,研究人员为柴油车开发了共轨喷油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基本进入普及应用的阶段。提高共轨喷油系统滑动部件的耐磨损性、耐胶粘性,以及抗沉积物附着性能等摩擦学特性,是充分发挥系统功能的关键。介绍氮化铬(CrN)和类金刚石碳(DLC)覆膜等低摩擦涂层的开发与应用,开发了能满足上述摩擦学特性要求的表面处理工艺,实现了传统金属材料所无法达成的性能,同时,也指出了今后有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2005年2月发表的《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目标值。日本《节能法》规定铁路企业也负有节能减排的义务。根据有关环境的法律体系,明确了环境法限制标准的主要动向。通过汽车行驶模拟测量法验证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所规定的燃油消耗率的要求是合理可行的。尾气中的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和氮氧化物会形成光化学烟雾,对大气造成污染,尾气排放规范指出了尾气排放容许值。新开发的内燃动车环保评价系统利用能量计算软件可计算出发动机瞬时耗油率、总耗油量及发动机负荷等数据,还可计算出二氧化碳排放量等数据。对铁路车辆排放只限制氮氧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