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铁路运输   3篇
  2018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呈西北-东南向穿过陕鄂两省境内的秦岭山脉,地质构造复杂,特殊岩土和不良地质发育,对线路方案起控制性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线路沿线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针对性防治对策:对地形复杂、规模巨大、集中分布的不良地质地段,应尽量完全绕避;隧道进出口、桥梁墩台及路基工程应避开斜坡不稳定、不良地质发育或可能发生重大地震次生灾害的地段;尽量绕避岩溶区或以最短距离穿越,对岩溶危害要避重就轻,以安全高度跨越岩溶区;尽量避让地震及地震次生灾害严重地段;尽量避开断裂带,当无法绕避时应以大角度简易工程通过断裂带。本文分析成果可为类似线路工程的地质选线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地下工程特别是长大隧道断裂带塌方涌水地质灾害治理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难题,治理不慎将出现机毁人亡的事故,并产生次生地质灾害。全面分析塌方涌水原因,采取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快速治理方案,是摆在各级工程建设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对地下工程塌方涌水灾害采取的治理工艺、原材料配比试验等关键技术参数的取舍仍然是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研究结论:(1)本文对向莆铁路青云山特长隧道F9断层带的涌水灾害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断层带涌水、坍塌段落提出了采用分段前进式帷幕注浆治理方案;(2)对坍塌涌水治理所采用的工艺措施与穿越断层带的施工方法进行了论述;(3)该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山岭隧道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杨南辉 《铁道工程学报》2003,(1):104-107,103
本文对阳安线新渔坝古错落体的基本特征作了阐述 ,并探讨了该错落体的变形演变过程及形成机理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同类地区的工作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