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铁路运输   3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增建第二线关角隧道埋深大,穿越高地应力区及软弱围岩区,所通过区域断裂构造极为发育.板岩段岩体软弱破碎,施工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大变形,变形量大、变形速率快、持续时间长、变形破坏不均匀.从围岩岩性、构造应力、地下水条件等分析,关角隧道板岩段大变形主要为围岩塑性流动变形,在有地下水出露区段表现为膨胀变形.对变形段采取封闭工作面、径向注浆、横撑加固、拆换处理等措施,对未开挖段采取加强初期支护、采用双层支护、优化初期支护曲率等措施,确保了隧道安全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兰渝线张家庄至杨家川段的工程地质条件,特别就测区范围内的不良地质及对线路的影响做了详细描述,对长隧道DK方案、长隧道D1K方案、水坡路基D2K方案及白土坡河右岸D3K局部方案进行了地质条件比较.从地质角度分析,各方案所经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质病害,经综合考虑,推荐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DK长隧道方案.  相似文献   
3.
宝中铁路增建二线方案的重点为新李至固原车站之间六盘山区越岭方案的比选研究。六盘山区具有复杂的地质环境,断裂褶皱等构造发育,滑坡泥石流较多。对四个主要方案进行了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均衡坡西方案以两座特长隧道穿行于六盘山基岩山区,以桥涵和路基工程通过安国断层、篙店断层,使隧道避开了主干断层的影响。以特大桥通过迺河水库,消除了渗漏的风险,铁路工程的修建与运营风险明显降低,工程地质条件最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