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2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一五”以来我国铁路科技创新在许多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了重大跨越.进入“十二五”以来,铁路科技工作进一步明确目标,完善制度,取得了新成效.今后,铁路科技工作要深化重点领域技术创新,在基础理论研究、核心技术研发、构建统一的技术平台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3个方面实现重要突破;同时,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科技投入,完善铁路技术创新体系,加快人才培养,开创铁路科技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难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地铁装备国产化力度,可以拉动内需,提高我国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地铁车辆的开发,需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优势,这样可以集中有限的财力进行符合国情的开发,避免市场经济起步阶段自由竞争所带来的弊端.努力开发中国的品牌,与国际上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产品竞争,迎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非线性静力(Pushover)分析方法与非线性时程分析(NL-THA)方法相比能节约大量的计算成本,且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房屋结构的抗震分析。然而,假设结构的反应由其基本模态控制使该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主要适用于较为规则的短周期结构。笔者将模态Pushover方法(MPA)与能力谱方法结合,使其能考虑高阶模态反应,并应用于实际的高墩桥梁结构地震需求分析。通过与传统Pushover分析方法(SPA)和NL-THA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MPA方法对于高墩桥梁地震需求分析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运用系统理论指导铁路运输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系统理论为指导,结合济南铁路局的实际,全面剖析了铁路运输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内外环境和基本思路,建立了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实施方案,并给出了相应的实施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5.
济南铁路局作为铁道部第一个转换机制的试点单位,在铁路运输企业增向市场,建立具有铁路特色的企业经营机制方面进行了探索,文中综述了在机制,货运计划,多种经营,激励与约束机制,企业综合管理等方面的改革思路,措施及效益。  相似文献   
6.
关于铁路的改革与发展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八五”以来,铁路改革取得的重要进展,分析了铁路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介绍了铁路体制改革的主应抓紧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这次铁道部沈阳多元化经营工作会议,是铁道部党组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2011年以来全路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学习沈阳铁路局经验,对全路多元化经营的全面深入发展做出部署,动员全路开拓市场,增加效益,坚决实现全年盈亏平衡目标,开创铁路科学发展新局面,以  相似文献   
8.
1.2013年铁路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3年,是我国铁路改革发展进程中国极不平凡的一年。按照中央关于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部署,顺利实施铁路政企分开改革,完成了中国铁路总公司(简称总公司)组建工作;以改革为动力,深入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年、运输组织改革年、体制机制转换年、党风廉政建设年,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1 2011年铁路工作回顾即将过去的2011年,是我国铁路发展进程中不寻常的一年。2月12日铁道部干部大会以来,在新一届铁道部党组的带领下,全国铁路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考察铁路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开拓创新,铁路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新一届铁道部党组按照中央关于  相似文献   
10.
<正> 一、铁路改革与发展的新成就 1999年,铁道部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带领全路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加强管理,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1.全面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运输经营提前实现扭亏为盈 去年初,围绕深化改革,扭亏增盈,铁道部制定了铁路局资产经营责任制实施办法,4月份又同14个铁路局(集团公司)签订了资产经营责任书,明确了铁路局的市场主体地位,确定了1999~2000年铁路运输企业资产经营考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