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铁路运输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城市交通流潮汐现象导致了路段双向通行能力利用不均衡,早、晚高峰时段交通需求的不对称导致了早、晚高峰时段拥堵路段不具有空间对称性.本文从城市交通网络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对早、晚高峰时段可变车道设置方案进行综合决策的方法.以交通均衡理论为基础,以降低城市交通网络高峰期出行总费用和减少可变车道设置管理成本为目标,建立了一主二从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为可变车道设置的决策方案;下层根据上层决策方案分别对早、晚高峰时段交通需求进行交通分配,并设计了求解模型的遗传算法.算例分析表明,与不设置可变车道方案、早晚高峰时段分别设置方案进行比较,早晚高峰时段综合设置方案减少了系统总费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高铁列车开行方案与旅客时变需求相吻合,引入列车运行方案图,使列 车开行方案优化中既能利用列车运行的时间信息,又能避免结合列车运行图综合优化的 大规模计算.借助于基于时刻表的高铁客流分配方法,在区间通过能力、车站始发能力、列 车载客能力等多种约束下,以列车运行时间与旅客出行时间加权和为优化目标,构建了 时变需求下高铁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的Stackelberg 博弈模型.利用降低编组、删除列车、添 加列车、拼接列车、提高编组和调整列车始发时间等邻域搜索策略,设计了求解模型的模 拟退火算法.最后,针对京沪高速铁路进行算例分析,优化产生的列车开行方案具有良好 的评价指标,特别是旅客上车时间与计划出发时间的偏差较小,具有较高的运算效率和 收敛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铁路企业经济收益,基于旅客的个人属性和行为特征研究城际高速铁路客运市场细分问题.在广珠城际高速铁路上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潜在类别模型对旅客进行分类,选取性别、年龄、学历、税前月收入、出行平均次数、出行目的、出行费用作为外显变量,借助于Latent Gold 5.0软件对模型求解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旅客被分为4类,相对误差均小于5%,且90%以上的旅客分类相对误差小于2.1%,说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前2类旅客的月收入和出行频率均较高,但在出行费用和目的方面差异较大,属于高端型旅客,建议为这些旅客设计高服务水平的运输产品.后2类旅客月收入和出行频率较低,但在年龄段和学历方面差异较大,属于低端型旅客,建议为这些旅客提供淡季折扣运输产品.  相似文献   
4.
铁路运输市场的产品具有多样性,旅客的选择行为也具有一定的偏好异质性.为了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营销收入,针对票价浮动策略下的旅客乘车选择行为异质性进行研究.以广珠城际铁路为例,采用SP/RP融合的调查方法获取旅客乘车选择行为数据,构建Latent Class模型和随机参数Logit模型,分别从群体层面和个体层面分析旅客的个...  相似文献   
5.
以Bar-Gera设计的基于成对可替代子路径(PAS)的交通分配算法(TAPAS)为研究对象,注意到TAPAS算法为了追求最大熵用户均衡交通分配,存储了大量PAS并从中选择PAS集合进行流量转移。由于很多交通分配问题更加专注于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其简易性,将算法的核心操作仅限于当前新构建的有效PAS(不再存储PAS集合),在新构建的PAS上转移流量以均衡子路径费用,在相关起点之间均衡路径流量比例。设计包括有效PAS构建子算法、基于PAS的流量转移子算法和基于PAS在相关起点之间均衡路径流量等比例分配子算法。通过数值试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原算法,仅基于当前新构建PAS上进行流量转移的交通分配改进算法的收敛效率不会降低,同时,改进后的算法结构更简单,编程工作量更小,对部分案例来说更适于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