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22篇
综合类   21篇
水路运输   12篇
铁路运输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激烈的各种运输方式的竞争中,西日本铁路公司最近首次为地方铁路城市间运输开发了キハ126系列普通客运内燃动车组。此种动车组为双节动车(Mc1+Mc2)编组,总载客量为262人。动车组轨距为1067mm,最高速度为100km/h。每辆动车装用1台SA6D140-H-1型柴油机(331kW、2100r/min)和1台DW21型液力传动装置(液力变速1档、直结4档)。  相似文献   
2.
以某型号地铁车辆不锈钢车体侧墙内板为例,利用Autoform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润滑方式、拉延筋、压边力和模具间隙等对不锈钢侧墙内板拉延成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聚氟乙烯薄膜作为润滑介质垫在不锈钢板与凸凹模、压料板之间,能够显著改善侧墙内板的成形性,改善拉裂缺陷。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匹配参数的优化组合,可进一步对拉延不足和拉裂缺陷协调控制。优化组合的参数设置为:拉延筋系数0.35、压边力300 kN和单边模具间隙1.20 mm。基于该模拟优化参数进行了模具设计和成形试验,得到了合格的试验件,验证了模拟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边坡野外模拟冲刷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路边坡防护的抗冲刷能力是评价和选择防护类型的重要指标之一,而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定量研究为数不多。为了定量比较目前几种常用路堤边坡防护型式抗冲刷能力,课题组设计了人工降雨装置,对连徐高速公路邳州段防护工程与美化设计试验段的防护型式实施野外人工降雨模拟冲刷试验,通过试验观测,得到了一些有益的数据和结论,可供今后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合理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边坡综合防护与美化设计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首先对目前高速公路防护工程设计的不合理性进行分析,结合江苏省连徐高速公路建设的工程实际,进行高速公路防护工程与美化的综合设计的研究,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试验路实际情况,共设计了5种防护型式,并通过连徐高速公路邳州试验段施工总结与试验段观测,得到一些有益的数据和结论,可供今后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与美化合理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6.
装配是产品制造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计算机辅助装配顺序的生成为实施快速、灵活、优化的装配,提高装配质量和效率提供有力的支持.任务层次与分解方法的设计是层次任务网规划方法应用的关键技术.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装配体绑定的底层装配操作实施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产品装配序列生成的任务分解策略.装配实例表明,该方法在产品装配序列生成中具有建模层次清晰、任务分解策略易于制定、装配序列生成比较灵活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通航河道上船舶撞桥事故频发,而桥梁往往缺乏有效防撞设施的现状,提出新型三桩式桥梁防撞设施的设计方案.三桩式桥梁防撞设施具有占地少、造价低和吸能效果明显等优点,能够满足运河桥墩防撞的要求.根据船舶与桥梁碰撞的相关理论,采用ANSYS/LS-DYNA非线性有限元软件模拟船舶与三桩式防撞设施的碰撞作用,深入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8.
水上信息平台构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船舶的通航密度增加和航速提高,对港口水域的安全性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构建水上信息平台,为船舶提供实时的航海环境场资信,让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洁。港口的发展、水运工程建设、水上救助、防台防汛、通航管理等领域的信息化发展对水上信息的多元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实用出发,对船舶常见的自力倒车和外力倒车的动作原理及特点,均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同时指出,倡导船舶采用桨前充气的外倒车方式,除能使船舶不坏船或不损机外,更是船舶实现快速倒车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