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1篇
铁路运输   5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双排微型桩挡土墙的基本概念,同时阐述了微型桩挡土墙的特点及计算方法,并介绍了其在某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及取得的效果,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升运营地铁隧道收敛变形的综合整治效果,提出MJS联合微扰动注浆整治技术,并应用于杭州某运营地铁隧道收敛变形整治施工工程。通过分析整治施工前后隧道变形动态跟踪的监测数据与隧道断面扫描成果,探讨联合整治对于隧道变形的整治效果,总结微扰动注浆施工引起隧道收敛的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MJS联合微扰动注浆施工对于地铁隧道收敛变形整治效果显著,有效解决注浆结束后隧道收敛二次回弹及注浆期间隧道产生附加变形的问题;微扰动注浆施工应重点保证前两次注浆的施工质量,并控制同一注浆孔位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增维精细时程积分和扩展精细时程积分2种方法在求解结构动力方程中的异同.在演变随机激 励为多项式、指数函数以及正弦/余弦(虚指数)函数组合的一般形式下,分别推导出了2种方法所对应的显式离 散递推表达式.结果表明:2种积分方法所对应的显式递推格式最终都转化为积分步长的多项式函数,并且在相 同泰勒级数展开项的条件下,扩展精细积分除包含增维精细积分的所有递推项外,还包含一些高阶小项,理论上 具有更高的精度;忽略高阶小项,2种方法尽管算法实现不同,离散递推格式完全一致;工程实例计算表明,二者 计算精度都可以达到10位以上有效数字,扩展精细积分计算时间较增维精细积分少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4.
上软下硬土层中沉井施工时克服阻沉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剖析了沉井施工下沉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上软下硬的地基土层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施工对策,特别推荐了选用复式沉井结构形式,采用沉井法与逆作法相结合的施工工艺,并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对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璞  汤奇志 《中国铁路》2010,(12):70-73
分析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的必要性,阐述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内容,介绍中国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的特点、组织形式、实施流程和关键控制,以及中国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取得的成绩和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6.
台背回填设计是公路桥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桥梁台背特定的工程条件,提出“粉煤灰混合料震捣法”回填工艺及土工格栅加筋综合处治措施,并成功应用于内蒙古赤峰市马鞍山立交桥台背回填施工中。通过对该桥台背沉降数据的观测与分析,验证台背回填综合处治效果,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8.
在市政工程中,超深矿坑的回填比较特殊。该文通过对多种回填方法进行比选和探讨,提出了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9.
淤泥质地层往往被称为隧道暗挖禁区,其含水量大、强度低等特点给隧道开挖带来稳定、变形等方面的诸多困难,具有很大施工风险。结合杭州紫之隧道在Ⅰ标段穿越软~塑性淤泥质黏土施工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 3D AE对Ⅰ标段开挖进行了数值分析,并采用小应变土体硬化模型(HSS模型)来考虑开挖过程软土变形与应变、应力路径相关的特性。对隧道采用CRD工法与大管棚超前支护施工进行模拟,并比较分析了地表全断面旋喷注浆加固与洞内全断面注浆两种地基处理方式下淤泥质土暗挖隧道变形规律,确定了地基最优处理措施。研究表明,从地表全断面旋喷注浆加固可满足淤泥质土中隧道在稳定与变形等方面要求,并确定了最优桩径、桩间距等施工参数。现场施工对隧道周边土体变形进行了系统监测,现场测试表明,隧道施工整体稳定,周边土体变形在可控范围内,保证了项目安全顺利施工。本研究可为淤泥软土中隧道开挖变形分析提供分析模型,为淤泥质软土中类似隧道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