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3篇
铁路运输   9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地铁运营施工资源有限、时间严格、任务繁重等特点,本文以地铁运营施工任务调度为研究对象,建立运营施工调度优化模型与算法。模型以任务优先级、施工人员和施工工区限制等为约束条件,以完工时间最小化、施工人员工作负荷均衡化为目标;设计一种联合线性规划与资源交叉(CPLEX-ROC)的混合求解算法;通过对某实际地铁运营线路展开案例研究,验证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与先进性。案例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人工调度、遗传算法(GA)、教学优化算法(TLBO)方法,最大完工时间分别降低32.90%、15.11%和10.75%;施工人员工作负荷均衡指标相较GA、TLBO分别优化了15.44%和10.62%。计算结果验证了本模型能够提升地铁运营施工任务整体作业效率,同时实现施工人员工作负荷均衡。  相似文献   
2.
对于以换乘客流为主的多线换乘站,当某一方向出现列车延误时,如果其他线路的换乘客流持续涌入,就很容易形成大客流隐患.从发生延误时多线换乘站的跳停需求、延误发生的工况、跳停方案的考虑要素,以及跳停效果分析等方面,研究了列车延误情况下多线换乘站的跳停方案.以上海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为例,说明该研究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再以上海轨道交通世纪大道站为例,说明该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网络、线路、车站不同层面客流的流量和流向进行实时监测是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安全和效率的关键。从各类技术的特征出发,对自动售检票系统、车辆称重、智能视频、热敏传感技术、手机信令和Wi Fi信令数据等技术的适用性、可行性以及与运营需求的匹配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各类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在运营决策中的应用前景和实施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客流分析是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的基础,传统的客流分析方法无法从海量的乘客历史出行大数据中提取与挖掘乘客出行规律和特征。大数据可视化为获得洞察大规模复杂客流数据能力提供支撑。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实际运营需求,从客流认知、可视化、人机交互的综合视角出发,基于GIS地图、网络迁徙图、日历图、散点图、弦图等可视化图形,研究大规模复杂网络OD客流、断面、进出站和换乘客流大数据可视化的运营需求关键技术与实现方法。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大数据进行实例分析,可视化展示结果有利于运营管理人员掌握网络客流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演变规律,为制定科学行车与客运组织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行车间隔优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的客流分布和运输组织方式的复杂性,从客流分布特性、列车交路形式和服务水平3方面,阐述了影响行车间隔的主要因素,并分析了不同的行车间隔对实际客流需求以及系统运输能力的影响,给出变化趋势曲线,分析了行车间隔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上下行分离双幅式桥梁的受力静载试验荷载横向分布计算图式进行研究,得出较为合理的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7.
城轨交通多种列车交路模式下的通过能力和车底运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轨交通超长线路上列车开行交路种类多,运营组织相对复杂。多种交路的行车组织方式在满足客运需求和方便乘客出行的同时,也对城轨交通系统的通过能力和车底运用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多种交路对城轨交通线路通过能力和车底运用的影响,研究了运行图周期的概念及其特点,提出“运行图周期分析法”,建立多种交路条件下城轨交通通过能力和车底数量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一座典型的三跨(30 50 30)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双箱双室并联连续箱梁桥,利用空间板壳有限元来模拟真实的桥梁,进行空间受力分析和参数研究,并进行了荷载试验研究,说明宽桥横向刚度对桥梁变形和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复杂网络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菁菁 《都市快轨交通》2010,23(2):18-21+30
通常的可靠性理论难以有效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可靠性。鉴于复杂网络理论对大量现实网络实证研究的有效性,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作为现实世界网络的典型实例与其他网络具有相似性,应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相关问题的研究归为复杂网络的研究范畴。引入复杂网络的可靠性测度指标,从网络的适应性、稳定性和有效性三方面来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靠性的衡量指标,将原先基于设施设备的可靠性研究拓展至基于交通系统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全局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列车运行交路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随着市域轨道交通的不断建设和城市格局的发展,在不同阶段其沿线客流将呈现不同的特征,可采用不同的列车开行交路模式以适应变化的客流需求。提出了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运输组织的基本原则,从服务水平、线路通过能力、列车运用、车站布置以及客运组织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不同交路形式的特点,并给出市域轨道交通线列车开行交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