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6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随着船舶功能化程度不断提高,船体复杂结构件的使用量越来越大,研究复杂结构件的装配仿真与建模技术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数字化设计理念逐渐兴起,基于计算机图形学与仿真分析平台的结构件装配仿真技术成为一项热门研究方向。本文主要针对船舶大尺寸负载曲面结构,利用三维建模软件CATIA和云计算模型,对船舶结构件的装配与三维建模进行研究。本研究有助于提高船舶复杂结构件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2.
钱铖 《交通标准化》2012,(19):29-30
选取平整度、车辙、抗滑能力、路面破损作为控制指标,采用灰色聚类法对养护路段进行分类,以达到科学决策的目的,可为类似公路的养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多雨潮湿,降雨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和行车安全影响非常大。福建省在研究和长期实践基础上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沥青路面排水体系,为了检验其有效性,进行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排水体系的数值分析。基于Biot动态固结理论的Lagrange有限差分方法,建立了路域3D模型。考虑降雨、表面径流、路面结构内部及地下水流动等因素,进行了超高缓和段路表集水状况、路面结构内部层底集水深度和孔隙动水压力、路面边部排水和中央分隔带排水设施排水能力进行模拟分析。分析时考虑了动态移动荷载、动水场作用下的多孔路面结构的动态流固耦合,但计算时不考虑蒸发作用。结果表明:(1)采用移动路脊法设计后,超高缓和段的路表雨天集水次数可减少85.7%;(2)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自由水完全排出时间为0~5 d;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相比较,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中沥青层底无自由水天数可增加180%,同时沥青层层底孔隙动水压力相应可降低73.5%;(3)福建高速公路排水设施排水能力均有一定富裕,路基顶面横向排水管、碎石透水层、级配碎石层底横向排水管、集水井和缝隙式纵向排水沟的排水最小富裕度分别为96.7%,95.1%,73.5%,41.3%和26.9%;(4)根据数值分析结果,可以对排水设施尺寸或设置间距等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提出关键资源及主资源思想,将大规模MLCLSP问题简化为只与关键资源和主资源相关的较小规模问题,从而可利用现有算法进行求解.本文方法为大规模MLCLSP问题的求解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新一代动车用牵引电机减少的维修,延长拆检里程,降低噪声,提高效率的要求,日本开发出新式全封闭型牵引电动机,它可以防止外部尘埃的侵入,从而延长其维修期,并将机内噪声遮断于机壳内以降低走行噪声,利用动车的走行风使冷却装置设计得更合理。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新的经济运行机制的逐步建立,国家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经理作为公司的法人代表,观念上应有什么样的变化?领导的重心及管理公司的原则应如何适应新的形势?  相似文献   
7.
大型枢纽机场陆侧道路系统规模庞大、交通组织复杂且车流量大,交通设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科学的交通设施设计是道路系统高效运行的先决条件。系统梳理了机场道路交通设施的分类,基于具体工程案例,总结了机场道路交通设施设计的总体指导准则,并对智能引导、高架交通标识、地面交通标识以及地道交通标识的核心设计要点进行了提炼阐述,可为大型枢纽机场道路交通设施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CFG桩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荷载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京沪高速铁路凤阳试验段用CFG桩网结构处理地基的实测数据的基础上,获得了柔性基础下桩帽顶、桩帽间土、四桩帽间形心处的应力及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和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桩土荷载分担比随固结时间的变化特性.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桩土应力比随荷载的增大而增大,基本呈线性关系;在荷载一定的情况下,桩土应力比随固结时间的变化不大;桩土应力比均值在4.0左右,地基土分担了约45%的路堤荷载.该研究成果可为中国高速铁路路堤下CFG桩网复合地基设计的参数取值提供实测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新型预制圆板桩帽进行了施工工艺研究,并与倒杯桩帽、圆板土模现浇、圆板钢模现浇等不同类型桩帽施工工艺进行了比较,为京沪高速铁路路基桩帽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京沪高速铁路CFG桩-筏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凤阳试验段工程,开展CFG桩+垫层+筏板处理地基试验。实测桩-筏复合地基沉降变形、桩顶应力、桩间土应力、筏板顶面土应力、钢筋应力及桩身应变;分析路基沉降变形、桩土应力比随填筑高度和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获得地基面桩土应力分布、筏板顶面土应力分布、钢筋应力分布、桩身轴力和侧摩阻力分布;研究路堤荷载作用下CFG桩-筏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研究成果有助于高速铁路桩-筏复合地基沉降控制、承载特性和应力传递机理的研究,并为京沪高速铁路及其它相关工程的桩-筏复合地基设计方法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