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从行车组织的角度对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FAO)模式引发的运营方面变化进行分析,围绕"硬件上设备可靠性提高、管理上乘务员需求弱化"两点核心,对地铁工程设计提出几点思路,包括场段出入线折返接轨终点站以减少地块切割、强化以热备车需求布局正线停车线、夜间正线停车以节省场段用地并提高列车运用效率、超长区间双向行车以提高隧道阻塞后的列车撤出效率;同时对FAO模式下的列车运行指挥体系进行初步构建。  相似文献   
3.
基于市域快轨列车控制方式和运输组织模式,综合考虑列车长度、运行速度、制动距离、安全防护距离及车站作业时间等影响因素,借鉴铁路列车间隔时间计算思路,归纳出市域快轨列车间隔时间类型及定义,并针对不同越行条件下的各种间隔时间提出计算方法。以国内某市域快轨线路进行实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区间追踪间隔时间为45~52 s,起车附加时间为22~56 s,停车附加时间为19~46 s,列车到通间隔时间为45~51 s,通发间隔时间为18~19 s。与OpenTrack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理论计算结果平均误差约为0.21。列车间隔时间理论计算方法的提出,为市域快轨系统运输组织计划编制过程提供了关键参数选取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北京新机场线服务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新机场线是连接首都第二国际机场与中心城的轨道交通专线,其服务对象、功能需求、运营目标与普通地铁线路差异巨大。基于对公交系统运营要素的认识,站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计的角度,以落实运营需求及标准为目标,对新机场线应具备的服务标准予以探讨,重点落实速度标准、舒适度标准以及发车间隔、可靠性等指标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