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随着我国铁路重载提速的实施和铁路荷载的变化,既有线上一些桥梁由于原设计标准低出现了承载力不足的现象,旋喷桩由于施工工艺简单,适用范围广,不影响正常运营等优点,已成为施工首选方案。高压旋喷桩正式施工前在现场做试桩试验是其实施成功的关键,通过试桩以确定合适的泵压、水灰比、流量和转速等施工参数。通过工程实例,介绍高压旋喷桩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桥梁徐变上拱设计和相应规定、轨道不平顺检测方法、实测资料以及线路规范的对比和理论计算,进行高铁常用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上轨道产生波长为32 m的轻微周期性不平顺现象研究。结果表明:线路、桥梁规范中线路高低Ⅰ级管理值、梁跨竖向残余变形的规定是一致的;轨面不平顺静、动态检测结果不可以用来直接对比;京沪高铁桥上轨道周期不平顺的桥跨长度占比随着时间发展逐渐增大,开通4年后占比持平至约66%,桥上轨道周期性不平顺峰值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分别约为2.28 mm,0.57 mm和0.25;开通5年后98.4%,99.9%和100%的桥上轨道周期性高低不平顺峰值分别小于5,6和7 mm;当连续多跨简支梁徐变值均大于3 mm时,线路TQI高低已超过规范管理限值,建议通过轨面设置反预拱度,避免由梁体徐变带来的大面积轨道精调作业。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运营线上隧道病害明显增多,由于受条件限制特别是在电气化区段市共受到诸多限制,方案选择和施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结合石太线岩会6号隧道工程实例,介绍在既有电气化铁路隧道内增设衬砌施工中的方案选择、施工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为今后在既有电气化铁路隧道中增设衬砌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利用工程实例来说明通过增大桥墩横向刚度,提高其自振频率,使其有载自振频率和强振频率不能接近或产生共振,从而达到减小墩顶横向振幅的目的,表明该加固理论是正确的,施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从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方面,对中清河桥和古道河的现状即桥梁钢筋混凝土裂缝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高强波纹管(板)强度大、承载力高,具有优良的适应结构变形的能力,不仅可用于铁路新建小跨度桥梁、涵洞、隧道支护、隧道明洞及隧道防危岩落石防护结构,还可用于既有线桥涵与隧道病害整治工程,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波纹管(板)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应用效果,阐述波纹管(板)应用于铁路桥涵、隧道及洞口防护结构设计以及施工及质量验收方法,并分析今后铁路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三联生态防护是一种由安全防护与生态修复、环保绿化相结合的公路边坡坡面设计施工技术,主要组成包括物理防护、抗蚀防护和植被生态修复防护三重措施。文章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比分析新型三联生态防护和传统防护方式的优缺点,介绍了三联防护的技术内容及其优势,阐述其推广意义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基础沉降、上拱,导致线路轨道几何形位不良,危及行车安全,严重干扰运行秩序。为了整治病害,须要架空线路,目前的架空方式施工复杂,效率低,对运输干扰大。本文根据高速铁路运营特点,研究了适用于轨道板快速更换的临时架空设备,主要由钢垫梁、扣件、支座和限位装置4部分组成,并进行了现场应用测试。结果表明钢垫梁挠度、梁端转角、纵梁翼缘板、腹板、加劲板应力均满足相关限值要求,梁体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根据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大小练岛水道桥2021年全年风速数据对实测三向风速进行正交分解,引入非平稳模型定义平均风速,在传统经验模态分解提取时变均值的基础上,通过平稳度指标改进时变均值项判断准则,提出一种非平稳时变平均风速提取方法。根据全年实测风速数据统计分析平潭海峡桥址区实测风速的均值、最大值和极大值,进一步研究脉动风场的时域特性。结果表明:平潭海峡桥址区2021年日最大风速最大值为13.9 m/s,日极大风速最大值为24.5 m/s。由于8—9月是台风季,桥址附近受热带低压影响日最大风速和日极大风速均为最大值。采用两参数Weibull分布能够更好地表征跨海桥梁桥址区平均风速;海洋风场实测风速表现出明显非高斯特性,需要考虑脉动风场的非高斯特性进行风环境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