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5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8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确保帮宽后的路基质量 ,确保路面质量不受影响 ,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法 :单侧帮宽、两侧帮宽、垫幅推除旧路、加铺砂垫层 ,适当增加路基的施工高度。  相似文献   
2.
伴随科举制度的革废与白话文的兴起,晚清民初文话的传统生存场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西潮东渐的汹涌之势更加大了承继传统与寻求新变之间的张力.就晚清民初文化氛围而言,传统面临的挑战来自西学的侵入与中学内部对传统的颠覆.传统自新的步伐因这双重冲击而加快,文话中所表现出的强调传统以对抗西潮,比附西学以求自新,无一不反映出西学给文章发展带来的压力.在新的生存空间中,因应西学以应激、返观本身而自省成为文话发展的新路向.  相似文献   
3.
长株潭港口体系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吉尼系数法、赫佛因得指数法、港口不平衡指数法三种定量分析技术研究了长株潭港口体系空间结构的演化规律,可为合理建设长株潭港口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综合考虑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优化能力及连接式结构和模糊逻辑类似于人思维方式并易于嵌入专家知识的特点,将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算法共同应用于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驶入控制系统中. 通过优化选择输入输出变量并对其进行模糊化和反模糊化处理,建立相应的模糊推理规则、关系生成方法及推理合成算法,并利用神经自适应训练方法确定隶属函数的形式和参数,最后给出应用示例.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神经模糊原理进行快速路入口匝道驶入控制能够有效提高匝道连接段的利用效率,减少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5.
基于FPSO项目,讨论UPS系统及其蓄电池的设计应用。针对UPS电源系统的必要性、UPS系统的结构、UPS的设计与选择、蓄电池的设计与选择及其布置原则,通过对相应规范的剖析及实船数据的验证,总结出FPSO上UPS系统的一套设计选型方法。对新建和改装FPSO项目的UPS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充分发挥长株潭港口体系的整体效益,需明确各港口在港口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主要功能。运用吉尼系数、货流集中系数、区位商对长株潭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和职能结构进行了定量研究,并结合定性分析的方法对长株潭港口的定位进行了探讨,可为合理建设长株潭港口体系提供依据,也可供国内其他港口体系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7.
支路是城市道路网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如人体的毛细血管一样。通过对支路交通的功能分析,从面积密度及平均间距2个方面计算并提出大城市支路网的合理密度指标;从加强支路与其它道路的衔接、提高利用率、完善交通工程设施及加强运行管理4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分为规划阶段加强对支路网的研究、三维一体的引导、完善设施及加强日常的养护管理等方面。研究成果将为支路的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以长株潭港口体系为例,运用区位商和分工系数指标对长株潭港口体系职能结构动态变化特征和港口专业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定量分析,可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下的港口规划参考。该定量分析方法也可推广应用于其他港口体系。  相似文献   
9.
为客观准确地对城市公交线路的运营状况进行评价,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多元统计学中的因子分析法应用于该评价当中,旨在将原本结构复杂且变量较多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处理,使评价过程简单化、客观化.运用此方法对哈尔滨市21条公交线路的运营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将原本建立的指标体系中的18个基本指标进行分类降维,得到6个隐含的指标变量,将其分别命名为线网技术、运营成本、运营效果、运营质量、服务水平以和运营能力;并通过计算该6个隐含指标的得分和隐含指标所构成的综合得分,准确、客观地对公交线路的运营状况做出评价,为改善城市公交线路的运营状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国内外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计算以美国HCM为主的现状和不足,研究发现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连接段车头时距服从Weibull分布规律,利用改进的Drew方法及实际现场调查交通流数据确定了临界车头时距和随车时距,建立了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的间隙接受计算模型,并利用数值积分法进行计算和求解,从而得到了主线不同设计速度及不同加速车道长度条件下的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连接段可能通行能力值。研究结果表明,快速路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随加速车道长度和主线设计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变速车道长度大于400 m时通行能力值趋近于基本路段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