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埠阳庄大桥实际地质状况复杂,重点介绍该桥桩基施工中的相关准备工作以及对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措施,为同类地质条件下梁桩基施工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
以抓马山隧道下穿青兰高速连接线为分析对象,运用MIDAS/GTS建立数值模型,采用地层-结构法计算,计算施工过程中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应力、位移值,论证了隧道暗挖法下穿高速公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杨仲尼  李增杰  李帅 《中外公路》2019,39(4):254-258
该文评估了纳米碳酸钙作为改性剂,对沥青的流变特性的影响。采用旋转薄膜烘箱(RTFO)和压力老化容器(PAV)分别模拟沥青的短期和长期老化。利用布氏旋转黏度(RV),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和弯曲梁流变仪(BBR)测试了纳米碳酸钙加入量对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采用多重应力蠕变回复试验(MSCR)对纳米碳酸钙改性沥青结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进行研究,并采用线性振幅扫描(LAS)试验对纳米碳酸钙改性沥青的疲劳寿命进行了分析。黏度测试结果表明:由于纳米碳酸钙的硬化效应,使得沥青的黏度增大;DSR和BBR试验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能够提高沥青的高温抗车辙性能,而对沥青的低温性能影响不大;MSCR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改善了沥青的弹性恢复性能、降低了不可恢复变形;LAS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纳米碳酸钙后,沥青的抗疲劳性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4.
双向8车道超大断面小净距公路隧道变形机理、初期支护体系、开挖工法等方面与常规隧道有所不同,且国内外相关研究相对较少,设计上无相关规范可依,可参考借鉴实体工程也较为缺乏。为更好地指导同类工程设计,以京沪高速济南连接线工程为例,介绍了国内乃至世界上最大规模双向8车道公路隧道群的工程概况及设计要点,对小净距隧道合理净距、支护方案和开挖工法等进行了研究,确定其分离双洞间合理净距为10 m~15 m,建议衬砌支护采用二次支护方案并给出了具体参数,规定了隧道开挖工法、前后洞掌子面距离和施工步距离要求。该工程现已按时完工通车,实践表明实施效果良好,成果对类似工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可为后续规范的修编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济南零点立交至燕山立交高架桥特点,根据特殊的地理位置布置桥梁结构,阐述了门式墩设计的基本思路,指出了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