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为解决上海城市发展与轨道交通建设之间矛盾,提出了针对软土地层中用暗挖法建轨道交通车站的设计前提、方法、内容。重点对用盾构法修建明、暗结合型式,全暗挖,地上、地下配合的轨道交通车站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促进软土地层中暗埋轨道交通车站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长大隧道建设的快速发展,科学、专业、适用的隧道安全保护条例的制订更显必要与迫切。文中就制订的原则、应涉及的内容、技术路线等进行了论述。希能有助于不同工法、不同规模长大隧道的安全保护。为隧道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标准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延安东路隧道南线2号进设计的新思路,并针对地下连续墙,2号井以及特殊衬砌环的特殊设计了具体介绍,可供从事故土隧道设计,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道路隧道工程的科学管理是保证其交通顺畅和工程“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以上海长江隧道工程为例,详细阐述了隧道科学运营管理的前提条件、多系统复杂隧道工程的管理要点;将现代化管理手段与科学管理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构建完善合理的运营体制与机制及安全运营指标与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用盾构暗挖法建设地下道路的工程越来越多,但其出入口匝道、尤以分合流车道拓宽段的设置却成了难题。介绍了国外已有的全暗挖施工方法,如在主线和匝道隧道间以横向弧形管幕+冻结法和沿隧道纵向的管幕法,构筑新的横向椭圆形结构来建造两者间分合流拓宽段。作者还结合工程,对局部明挖法的方案设计作了尝试——结合沿线工作井,在井内以明挖法完成不同隧道主线、匝道间的分合流拓宽段建设。通过不同工法的比较,希望能以此有助于拓宽设计思路,为盾构法道路隧道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上海越江隧道工程建设已经具有一定的数量规模和相当的技术水平,具备了设置统一标志的前提条件。统一标志的设置有助于提高越江隧道的导向性、指引性及行车安全性。文章介绍了设置越江隧道标志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了几种隧道标志的设计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详细地介绍了隧道院研制的大型有限元程序Algor FEAS后处理系统,并以实际工程为例说明了如何使用该系统进行隧道与地下工程中围护结构和内部结构设计的技巧,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特别适合于隧道与地下工程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旧金山市湾区捷运(BART)系统技术标准高,具备较高的安全可靠度;容量大,储备充分,服务功能完善,舒适度高,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四通八达,与其它交通方式有效衔接系统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安全可靠,畅达、快捷、高效,客运交通一体化的先进理念,非常值得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和发展借鉴。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轨道交通2号线是规划网络中4条市域级快速线之一。通过对该线功能定位、线路走向、所经重要活动中心和对外交通枢纽、线路功能与作用、客流特征以及既有和在建工程技术特征等的分析和认识,提出了系统建设目标要求、技术对策、系统客运模式和系统功能目标特征。该线应分解为两个独立的运营系统:高速铁路客站(虹桥机场)以东区段利用既有2号线及其西延伸段,采用贯通运营方案;青浦段(朱家角至高速铁路客站)独立运营。  相似文献   
10.
地铁隧道联络通道,泵站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海这样饱和含水软弱地层中,于刚推进好的两条平行的盾构法区间隧道间。本文将结合地铁1号线中联络通道,泵站工程,介绍实施方案优选;结合分析计算,特构造和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