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故障现象一辆2016款进口雷诺卡缤车,搭载H5F发动机和DC4湿式双离合变速器,累计行驶里程约为7万km。车主反映,操作选挡杆,选挡杆无法从P位移出,于是要求将车辆拖至4S店进行检修。故障诊断接车后首先试车验证故障现象。接通点火开关,起动发动机,发动机顺利起动,此时组合仪表上的维修扳手故障灯和气囊故障灯长亮,且信息中心交替提示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整车路噪性能,本文中基于虚拟试车场技术和代理模型优化方法对轮胎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集成试验场扫描所得路谱、CDTire轮胎模型和整车声固耦合模型,建立了整车路噪仿真环境。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采样、Kriging模型和多岛遗传算法构造了优化模型。以轮胎关键物理参数为设计变量,驾驶员外耳声压级均方根为优化目标,测点三向合成加速度均方根为约束,对轮胎进行优化。优化后在测点振动满足要求前提下,整车全频段噪声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3.
文章总结了我国混凝土拌合技术的发展历程,对比了国内外混凝土拌合设备的材质及功能特性,分别从质量管理、设备监测、人员管控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混凝土拌合主要技术,并对混凝土拌合设备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实时在线监测技术以及新型环保拌合材料广泛应用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铁路客站的类型以及综合交通系统各交通方式的主要特征.结合相关设计实例,研究了铁路客运枢纽车站和普通城际铁路车站与城市轨道交通、航空机场以及其它地面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接驳模式,并提出了综合交通系统协调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借鉴国外高速铁路接入枢纽方式的经验基础上,确定了我国对客运专线车站的基本模式;对客运专线车站做了功能定位,确定了客运专线车站的选址原则;在分析了客运专线接入众多枢纽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客运专线接入枢纽方案比选的层次模型与求解,并开发了实用软件.  相似文献   
6.
汽车轻量化技术是实现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已成为国内外汽车工业界的研究热点。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车身上的系统应用引领了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进程。本文对国内外碳纤维复合材料车身及零部件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总结,从结构设计与性能仿真两个方面对目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平南三桥为目前世界上在建最大跨径拱桥,其北岸地质条件较差,采用地下连续墙施工,施工过程中风险较大。为有效识别隐藏在平南三桥地下连续墙施工各环节中的风险因素,文章提出了采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地下连续墙施工风险识别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平南三桥地下连续墙施工递阶层次结构模型,识别泥浆生产及硬化、成槽施工、钢筋笼安装吊放、接头施工、混凝土浇筑等5项地下连续墙施工基本风险施工阶段,并计算得出各施工阶段的权重。其中成槽阶段和浇筑混凝土阶段权重分别达到0.276和0.35,施工风险较大,建议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设计阶段保证整车的NVH性能,通过搭建虚拟路面仿真平台探究轮胎关键物理参数对于整车路面振动噪声的影响规律。结合实车采集的试验场NVH路面PSD、高精度物理轮胎CDTire模型以及整车声固耦合模型,建立完整的整车路噪仿真环境。通过某款SUV的仿真结果表明,不同款轮胎及同款轮胎不同批次对整车路面振动噪声有直接的影响。虚拟路面方法可以在整车开发早期甄别出在车辆噪声中起主导作用的频率段,从而排查明显的NVH设计缺陷,同时,可以为车型NVH正向开发提供轮胎选型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借鉴国外高速铁路接入枢纽的方式经验基础上,确定了我国对高速客运专线车站的基本模式;对客运专线车站做了功能定位,确定了高速客运专线车站的选址原则;在分析了高速客运专线接入众多枢纽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高速客运专线接入枢纽方案比选的层次模型与求解,并开发了实用软件。  相似文献   
10.
汽车的碰撞安全问题是汽车行业一直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开展汽车结构的耐撞性设计已成为提升车辆碰撞安全性的重要手段。文章对国内外汽车结构耐撞性设计与优化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总结,鉴于碰撞过程的强非线性与众多设计准则相互耦合等特性,重点对近似多目标耐撞性优化方法及其应用进行综述,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